首页 > 精选解答 > 诉讼管辖精选解答 > 法院上诉要多少钱费用

法院上诉要多少钱费用

时间:2025.01.25 标签: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阅读:1140人
律师解析:
法院上诉的费用与案件类型诉讼标的额紧密相关。
①财产案件依诉讼标的额按一定比例交纳:
1万元以下,每件50元;
1万至10万部分,按2.5%交纳;
10万至20万部分,按2%交纳等。
②非财产案件按件数交纳,像离婚案件,每件50元至300元。
若涉及财产保全等额外程序,会有相应费用产生。
同时,部分案件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总之,上诉费用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来确定,为获取准确的费用标准,你应向受理案件的法院进行咨询。
这样能让你清楚了解上诉所需承担的费用,避免因费用问题影响诉讼进程。

案情回顾:

小朱因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小李,要求其归还欠款15万元。一审小朱败诉后决定上诉,但不清楚上诉费用。小朱认为应按财产案件1万至10万部分2.5%交纳,小李则觉得应按10万至20万部分2%交纳,双方对上诉费用计算标准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

1、此案件为财产案件,应依诉讼标的额按比例交纳上诉费用。1万元以下部分50元,1万至10万部分按2.5%交纳,10万至15万部分按2%交纳,需分段计算费用。
2、若小朱满足特定条件,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但具体费用标准,应以受理案件的法院确定为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起诉他人诽谤的诉讼费用依据涉及金额而定。不涉及金额或金额不超过1万元,诉讼费为50元;1至10万元部分,按2.5%缴纳;10至20万元部分,按2%支付;20至50万元部分......

财产保全不涵盖被申请人所有资产,仅限于涉诉请求的标的物或与案情相关的财务状况。通常在诉讼程序中采取,旨在保护可能因一方不良行为或风险而无法执行裁判文书的案件。在判决前,法......

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交详细起诉状及相关文件资料。保全方式分为“诉讼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合法手段。法院实施保全后,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钱怎么起诉

    黄碧辉律师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行为因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欠缺程度不同而可能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或者效力待定。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拒绝追认该法律行为并要求相对人返还财产,对方拒不返还的,也可提起给付之诉。具体方式和一般诉讼起诉方式雷同。

    播放量:1219 2022-06-07
  •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是怎样规定的

    周玲律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3)社会影响重大的;(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播放量:701 2022-06-07
  • 无犯罪证明怎样开

    高发星律师

    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大致有以下步骤: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带身份证到村委会(街道办)综治办说明来由(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综治办工作人员就会拿出综治办人员管理表格(统一格式,一式三份或四份),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

    播放量:615 2022-06-07
  • 警察协商后赔偿要马上给吗

    1525人阅读

    此种问题涉及警方协商特殊情况与协议条款。若协商明确赔偿方案及支付时限,应依约履行;无明确支付日期,需从法律分析在合理期限支付,“合理期限”要综合考量多因素。若对手故意延迟或拒付,可向法院起诉维权,起诉前务必妥善保存协商纪要、相关文件等与赔偿相关的证明材料。

  • 民事对方大开口怎么处理

    1818人阅读

    处理民事纠纷遇对方过高或不合理诉讼请求不必紧张。要先明确其依据的事实与证据,若对方证据不充分,诉求可能不被法律支持。此时需主动搜集有利证据,在法庭调查和辩论阶段质疑反驳对方证据。法官会依法依事实公正判决,我们应冷静依法维权,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捍卫权益。

  • 如果跟别人发生口角怎么办

    1706人阅读

    日常生活中的口角纷争需审慎对待。面对口角要保持镇静,避免意气用事加剧冲突。言语争议无非法行为一般不涉法律责任,但若有侮辱、诽谤或引发肢体冲突致轻微伤以上,可能构成相关犯罪。建议遇到口角时控制情绪,理智沟通,无法和解可暂离现场,以和平、理性态度处理纠纷。

  • 超过2年的诉讼费还能要回吗

    1535人阅读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于能否追讨超两年期诉讼费用,需综合分析诸多因素。一般诉讼费用退还有时效限制,但出现时效中断/中止特殊情况,如能提供持续维权或被告积极回应等证据,时效可重新起算或暂停计算,有索回可能。此外,还需看诉讼费分担判令及相关司法解释等,要依实际情况全面评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