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诉讼管辖精选解答 > 起诉调解诉讼费用怎么收的

起诉调解诉讼费用怎么收的

时间:2025.01.23 标签: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阅读:1124人
律师解析:
起诉调解的诉讼费用收取情况如下:
非财产案件受理费方面,像离婚案件,每件需交纳50元至300元。
倘若涉及财产分割,当财产总额不超20万元时,无需另行交纳;
若超过20万元,超出部分则按0.5%交纳。
财产案件受理费,依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例如,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等。
申请费方面,若申请保全措施,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下列标准交纳:
财产数额不超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等。
调解成功时,诉讼费用可由双方协商分担;
调解未成功,诉讼费用则按正常诉讼程序败诉方承担。
具体费用标准可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等相关规定来确定。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丽因离婚纠纷起诉至法院,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达30万元。双方同意调解,后调解成功,但在诉讼费用分担上产生争议,小朱认为应按比例分担,小丽则认为应各自承担一半。

案情分析:

1、本案涉及离婚案件诉讼费用交纳问题。根据规定,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300元,财产总额超20万元部分按0.5%交纳。此案财产超20万部分为10万,应另行交纳500元。
2、因调解成功,费用由双方协商分担。小朱和小丽应依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友好协商确定诉讼费用的分担比例。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起诉他人诽谤的诉讼费用依据涉及金额而定。不涉及金额或金额不超过1万元,诉讼费为50元;1至10万元部分,按2.5%缴纳;10至20万元部分,按2%支付;20至50万元部分......

财产保全不涵盖被申请人所有资产,仅限于涉诉请求的标的物或与案情相关的财务状况。通常在诉讼程序中采取,旨在保护可能因一方不良行为或风险而无法执行裁判文书的案件。在判决前,法......

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交详细起诉状及相关文件资料。保全方式分为“诉讼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合法手段。法院实施保全后,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钱怎么起诉

    黄碧辉律师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行为因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欠缺程度不同而可能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或者效力待定。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拒绝追认该法律行为并要求相对人返还财产,对方拒不返还的,也可提起给付之诉。具体方式和一般诉讼起诉方式雷同。

    播放量:1219 2022-06-07
  •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是怎样规定的

    周玲律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3)社会影响重大的;(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播放量:701 2022-06-07
  • 无犯罪证明怎样开

    高发星律师

    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大致有以下步骤: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带身份证到村委会(街道办)综治办说明来由(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综治办工作人员就会拿出综治办人员管理表格(统一格式,一式三份或四份),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

    播放量:615 2022-06-07
  • 撤诉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1960人阅读

    通常撤诉后诉讼时效不重新计算,其从权利人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撤诉未改变权利受损事实与时效起始点。但撤诉后有新起诉且未超时效期间,法院应依法受理。不同案件诉讼时效不同,如一般民事纠纷时效为三年,实际法律操作需依案件实际和相关规定研判。

  • 被告没钱给诉讼费怎么处理

    1081人阅读

    被告若无力支付诉讼费,可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缓交即延期缴纳,减交是经批准少交部分,免交则是符合条件全免。申请时需提交如经济困难证明等相关材料,法院会认真审查,符合条件会做相应决定。需注意,不同地区和案件类型,相关具体规定有别,被告应尽早申请并积极配合审查。

  • 经济纠纷案件撤诉需要多久

    1374人阅读

    经济纠纷案件办理撤诉时间相对较短,提交撤诉申请后,法院一般1到5个工作日内审核,符合条件会作出准予撤诉裁定,手续即办理完毕。但具体时长受法院工作效率、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影响,若申请有问题或需补充材料,审核时间可能延长。从提交申请到法院裁定准予撤诉,大概1周左右,最长不超法定审理期限。

  • 超过诉讼时效又催要属于中断

    1503人阅读

    超过诉讼时效后的催要,一般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情况,因为诉讼时效中断需满足法定情形,此催要仅体现权利人主张权利意愿,并非法定事由。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考量此类催要行为。若能证明催要时有合理中断事由且对方知晓,法院可能认定时效重新计算,具体要依案件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