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受理范围精选解答 > 法院立案多长时间

法院立案多长时间

时间:2025.01.23 标签: 诉讼仲裁 受理范围 阅读:1329人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当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天的时间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倘若满足起诉的条件,经审查由立案庭进行立案操作;
要是不符合起诉条件,就会裁定不予受理;
要是存在材料不完整等状况,会通知当事人补充材料。
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立案之后一般在三个月内能够审结;
而普通程序的案件,立案之后通常在六个月内审结。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案件的复杂程度、送达的难度等,时间可能会出现波动。
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立案通知或者不予受理的通知,当事人可以主动联系法院,询问案件的进展情况。

案情回顾:

小许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七天后未收到立案或不予受理通知,小许联系法院,得知因其材料存在部分缺失需补充。小许补充材料后立案,该案件适用普通程序,按规定应六个月审结,但八个月还未审结,小许对此存疑。

案情分析:

1、法院最初未在七天内明确通知小许立案或不予受理,而是要求补充材料,此做法符合对于材料不完整通知当事人补充的规定。
2、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却超六个月未审结,可能是受案件复杂程度、送达难度等因素影响,虽时间有波动,但仍应在合理范围内完成审结工作。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无论欠款额度大小,法院均应依法受理,因立案与金额无必然关联。但诉讼有成本,原告需权衡经济损失,司法资源也有限。目前虽无明确规定,但部分地区常以1000-3000元为立案基......

理论上具备起诉权利。实际操作中,提起诉讼需满足以下法定要求: 1.原告需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 2.明确被告对象及其具体信息。 3.提出清晰......

民事纠纷案件受理费用随诉讼总值波动,一万元以下固定50元,一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比例收费,如1-10万按2.5%,10-20万按2%,以此类推,每阶段比例递减,最高不超过0.......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过失致人死亡如何解决

    刘欢律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播放量:500 2022-06-07
  • 股权确认有诉讼时效吗

    刘婉芬律师

    股权确认之诉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期间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播放量:1214 2022-06-07
  • 分公司也是有法人的吗

    刘婉芬律师

    不是的,分公司并不具有法人的资格,只是在总公司授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其对外产生的责任由总公司来承担,在性质上,分公司并不是真正的公司,分公司设立时也不用完全照搬公司设立的程序,因此,分公司负责人不是法定的代表人,分公司负责人虽然不是法定人,在非授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播放量:1129 2022-06-07
  •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多少钱

    1035人阅读

    经济纠纷起诉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等,案件受理费按诉讼请求金额或价额计算,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如不超1万每件交50元,超1万不超10万部分按2.5%交纳。还可能有申请费、鉴定费等。费用需据具体案件算,虽通常不高但不能忽视。起诉前宜咨询律师,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证据。

  • 起诉对方后转移资产能追究吗

    1113人阅读

    起诉对方后若发觉其有转移资产行为可追究责任。法律规定,债务人以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等方式影响债权实现,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诉讼中发现对方有转移迹象,应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资产,同时收集转账记录、交易合同等相关证据,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其行为、追回资产以维护自身权益。

  • 起诉书提交了后还能追加要求么

    1257人阅读

    起诉书递交后可以追加要求。民事诉讼中,原告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增加诉讼请求,且要符合法律规定与程序,若新请求与原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等,法院通常准许,无关联或违法则可能不支持。刑事诉讼追加要求需法院审查同意,还会影响诉讼进程与各方权益。总之,能否追加要依具体案件和法律规定判断,不可随意为之。

  • 直播没有签合同能起诉吗法院

    1765人阅读

    直播时未签合同通常可考虑起诉,但需满足特定条件。若有口头约定或实际履行事实,如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可作起诉证据。起诉要准备充分证据,明确请求和理由,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若无明确约定和充分证据,起诉有风险,可能难以成功。未签合同起诉有难度,需谨慎处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