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工伤先行支付包含哪些费用

工伤先行支付包含哪些费用

时间:2025.01.23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1307人
律师解析:
工伤先行支付主要涵盖以下这些费用:
医疗费用
其中涵盖了因工伤而引发的各项费用,像挂号费,这是就医的初始费用;
诊疗费,用于医生对病情的诊断;
住院费,为工伤职工提供住院治疗的费用;
还有药费,用于购买治疗工伤的药品等必要药物。
康复费用:
主要是后续为了让工伤职工恢复身体功能而进行的康复性治疗所产生的费用,比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的费用。
辅助器具费用:
当工伤职工由于日常生活或者就业的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例如假肢、轮椅等。
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一旦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先行支付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权益,让他们能及时得到必要的救治和经济补偿。
不过要注意,先行支付后,用人单位有权向第三人进行追偿。

案情回顾:

小何在工作中受伤,产生了挂号费、住院费等医疗费用,后续还需康复治疗及配置辅助器具,停工留薪期间工资也未正常发放。小何申请工伤先行支付,但单位认为康复费用及辅助器具费用过高,存在争议。

案情分析:

1、对于医疗费用,工伤先行支付应涵盖挂号费、诊疗费、住院费及药费等合理必要费用,只要是因工伤引发的,都应支付。
2、康复费用方面,只要是为恢复工伤职工身体功能进行康复性治疗产生的费用,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费用,应予以支付。
3、辅助器具费用,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安装配置的,像假肢、轮椅等费用应支付。
4、停工留薪期工资应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由单位按月支付。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工伤赔偿不以伤害发生日为唯一标准,赔偿金根据法律确认程序、劳动能力等级、工资待遇、医疗费用等评估。虽工伤确认有相关法律程序,但确定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须遵循既定程序和严格标......

工伤九级伤残补偿包括一次性残疾津贴、工伤医疗补贴和伤残就业补贴。残疾津贴按受伤前月均收入算九个月。后两项费用标准各地制定。实际还可能有停工留薪工资、护理费等。赔偿总额受区......

工伤九级诉讼是否请律师看具体情况。若自身懂法、有时间精力应对庭审,可不请。但若案情复杂、法规细节多、举证难或对法条理解不足,聘请律师有助于提高诉讼成功率,争取更合理赔偿。......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叶青宇律师

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

咨询该律师
  • 临时工没有合同工伤十级如何赔偿

    1981人阅读

    临时工虽未签正式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工伤十级赔偿包含多方面。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主动解约时,工伤保险基金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各地不同。还有医疗费等费用由单位承担,要尽快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以利索赔。

  • 骨折意外保险一般赔多少钱

    1606人阅读

    骨折意外保险赔付金额依保险合同约定。通常涵盖医疗费用与伤残津贴,医疗费用按实际支出赔付,但有免赔额与赔付比例限制;伤残津贴依骨折伤残程度确定,不同等级赔付比例在10%到100%间,如十级赔10%保额,一级可能赔100%保额。具体赔付参考合同条款与保额,有疑问可联系保险公司或代理人咨询。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9级怎么赔偿

    1228人阅读

    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为9级后,赔偿涉及多方面。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本人工资;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由各地政府规定;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按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支付。赔偿金额因地区、工资等而异,有疑问可咨询或求助律师。

  • 工伤骨折赔付几个月的工资

    1763人阅读

    工伤骨折后有停工留薪期用于赔付工资,其依据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和当地规定确定,最长不超24个月。期间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具体赔付月数视受伤程度、恢复情况等而定。经鉴定确需延长的,可延长但不超12个月,单位要申请并调整待遇,应按伤情和规定确定月数保障员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