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仲裁精选解答 > 合同中未约定仲裁的可不可以仲裁

合同中未约定仲裁的可不可以仲裁

时间:2025.01.07 标签: 诉讼仲裁 仲裁 阅读:804人
律师解析:
在合同的相关规定中,有这样一个要点:倘若合同里面没有明确约定仲裁事宜,那么一般来讲是不可以进行仲裁操作的。
这是因为仲裁行为的开展是以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为必要前提条件的。
这里的仲裁协议,既可以是在合同当中专门约定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单独签署的仲裁协议书。
举例来说,如果仅仅是合同本身没有约定仲裁相关内容,而只是其中一方提出了仲裁申请,这种情况下,仲裁机构通常是不会受理该申请的。
然而,倘若后续双方经过协商或者其他方式,达成了符合法律规定的仲裁协议,那么就可以依据这个仲裁协议来启动仲裁程序
所以,总体而言,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那么就不能进行仲裁。
但如果有后续补充的仲裁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那么就可以按照此协议进行仲裁。
这体现了合同中仲裁约定的重要性以及后续补充协议对仲裁行为的影响。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中未约定仲裁事宜。后来因货物质量问题产生纠纷,小朱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机构未受理。之后,双方经协商达成补充仲裁协议,小朱再次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受理。争议点在于无约定时能否仲裁及补充协议的效力。

案情分析:

1、合同未约定仲裁事宜时,仲裁机构不受理小朱首次申请是正确的。因为仲裁需以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为前提,初始合同无此约定,缺乏仲裁基础。
2、双方达成补充仲裁协议后,仲裁机构受理符合规定。合法有效的补充协议能为仲裁提供依据,体现了后续补充协议对仲裁行为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一般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

以下合同纠纷可仲裁解决:1、海事、海商合同纠纷。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船舶租赁、海上拖船、海上保险合同等纠纷;2、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3)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仲裁委员会归哪个部门

    鲁东律师

    仲裁委员会是独立社团法人,不属于任何部门管辖。仲裁活动主要由仲裁机构完成,因此仲裁机构是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仲裁制度的发展史上,仲裁机构随着仲裁形态的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早期的仲裁多为民间解决纠纷的临时性行为,因此,很少有常设的仲裁机构。

    播放量:1115 2022-06-07
  • 申请劳动仲裁多久才会受理

    郝玉鑫律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播放量:1445 2022-06-07
  • 合同纠纷败诉无力偿还怎么办理仲裁

    1419人阅读

    经诉讼判决败诉的案件,遵循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可就同一争议进行仲裁。合同纠纷有仲裁条款却错误诉讼且败诉,因法院判决已生效,不能再走仲裁程序。不过,若要解决败诉后如执行金额计算等不同争议内容,且有仲裁约定,可依仲裁条款向约定机构申请仲裁,需准备证据等并按要求进行。

  • 只有事实没有证据怎么申请仲裁

    1615人阅读

    仲裁中证据至关重要,仅有事实无证据申请仲裁会遇困难。可找间接证据佐证,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证明力有限)。仲裁申请书中要详尽准确陈述事实经过。仲裁庭依证据认定事实,若对方否认且无证据支撑主张,仲裁请求可能不被支持。申请仲裁前应持续收集文件、录音、录像等证据,提高胜诉可能。

  • 没签合同仲裁成功后还不赔钱怎么办

    1786人阅读

    仲裁后申请人赔偿请求获批生效却未获补偿,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调查、冻结存款,扣押、变卖财产等手段保障申请人权益。申请人申请前要准备好相关法律文件,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并提供对方财产信息。申请强制执行有时间限制,一般为两年,从仲裁裁决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算。

  • 仲裁房屋质量可以仲裁吗

    1060人阅读

    房屋质量争议在很多情况下通过仲裁化解有益,但需满足特定前提。一是双方有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明确房屋质量争议交仲裁处理;二是仲裁事项遵循协议约定范畴。仲裁有一裁终局、保密性强等优势,不过成本较高、裁决执行力依赖法规体系。决定前要评估仲裁机构等因素,无仲裁协议则通常走诉讼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