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
宅基地纠纷的解决途径如下:
一、协商解决
这是最为便捷且成本最低的方式。
当出现宅基地纠纷时,双方
当事人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争议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沟通。
比如,明确
纠纷是关于宅基地的边界划分,还是
使用权限等。
在沟通中,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充分考虑对方的立场,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最终自行达成和解协议。
二、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调解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本村的各种事务,包括宅基地的历史情况、相关约定等都比较了解。
而乡镇人民政府则承担着相应的管理职责。
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从中进行斡旋调解。
例如,组织双方进行协商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提出合理的调解建议,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申请土地管理部门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具有处理宅基地纠纷的权力。
他们会依据相关法律
法规和政策,对纠纷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作出公正合理的
处理决定。
四、向人民
法院起诉若前面的途径都无法有效解决纠纷,当事人可向有
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
提起民事诉讼。
在整个
纠纷解决过程中,要注意妥善保留相关
证据,如宅基地的权属证明、相关协议等,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院会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案情回顾:小朱和小李因农村老宅基地边界划分
产生纠纷。小朱认为边界应按自家老一辈的说法确定,小李则主张以现有实际使用范围为准。双方先自行协商,未达成和解;后经村委会调解,仍存分歧;申请土地管理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也不满意。
案情分析:1、双方自行协商时,未能充分考虑对方立场,对边界认定标准各执一词,导致无法达成和解协议。
2、村委会和乡镇政府虽了解情况并调解,但可能因双方分歧过大,未能提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调解建议。
3、土地管理部门虽依法处理,但可能因证据或理解差异,处理决定未让双方信服。
4、若
起诉至法院,双方应提供充分证据,法院将依据法律和证据作出公正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