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人阅读
在民事案件中,若被告有未履行赔偿义务且名下有财产,符合法定条件时,法院会在原告申请财产保全或进入执行阶段、经审查认为必要时,查封被告财产以保障债权人权益。不过,法院决定是否查封会综合考虑财产性质、价值、对被告生活影响等因素,生活必需财产通常不查封,最终查封与否依具体案件及法院判断而定。
1696人阅读
被执行人在特定情形下会被拘留,如具备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像隐瞒、转移财产;违反法庭纪律,暴力抵抗、侮辱执行人员致执行受阻;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以逃避执行。但拘留是执行强制措施,非最终目标,目的是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维护法律严肃性与司法权威性。
1384人阅读
执行申请逾期会带来诸多影响,如导致执行程序延迟,增加执行难度和成本,被执行人可能趁机转移财产等。从法律程序看,债权人要及时关注并与执行法院联系,了解逾期原因及处理措施。法院会依情况采取行动,债权人也应反思自身原因,有问题及时补救,积极与法院配合解决逾期,保障自身权益。
1394人阅读
判决生效后若对方无能力执行,法院会全面调查其财产状况,包括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确认无财产可执行,执行程序将暂中止,同时把对方纳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申请执行人要持续关注对方财产变化,发现可执行财产及时报告,也可协商达成和解。整个过程需保持耐心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以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