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医疗事故责任精选解答 > 医院伤情造假怎么处理

医院伤情造假怎么处理

时间:2024.12.27 标签: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责任 阅读:855人
律师解析:
倘若医院出现了伤情造假这种行为,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构成医疗欺诈之类的违法状况。
当患者察觉到这种情况后,是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的,卫生行政部门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去进行细致的调查核实工作。
一旦经过认定,确实存在造假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就会勒令医院进行改正,给予其相应的警告,并且还会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要是情节较为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会吊销医院的相关执业许可证,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惩罚。
与此同时,患者还能够依据《民法典》来向医院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这里面包含了因伤情被误判而引发的合理医疗费用,比如在错误诊断下进行的各项检查和治疗所产生的费用;
还有误工费用,即因为受伤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而损失的收入;
护理费用,是为了照顾受伤者而产生的费用;
交通费用,主要是就医过程中所花费的交通成本等直接损失
另外,还可能有因伤情被延误治疗而导致的后续治疗费等间接损失
所以,患者一定要妥善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像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用单据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医患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所谓自愿协商,也称和解,即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谈判,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处分。此种解决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便捷、迅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医疗过错不构成损害医院免责的情形有哪些

    刘璨律师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播放量:526 2022-06-09
  •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包括哪些

    刘璨律师

    民事责任: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性质,历来有不同看法,归结起来有二种,即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医生如果违背了注意义务,由于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病人人身伤害,说明他违反了合同义务,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

    播放量:707 2022-06-09
  • 医疗损害责任情形有哪些

    刘璨律师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2、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3、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4、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查对而造成错发、错配、错用药物,或违反药物配伍禁忌,或不按规定做药物过敏试验等等。

    播放量:733 2022-06-09
赖春林律师

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

赖春林律师,中共党员,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医疗卫生健康法律服务团队负责人,十年临床一线,硕士研究生学历,三甲医院辞职转行律师,医师律师双证,专门代理医疗纠纷案件。擅长利用医学,法学专业知识分析病历找医方过错,评估损害结果和两者关联性,结合上述结论给予准确的过错比例预判。尽可能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合法权益,让患方医疗维权少走弯路。

咨询该律师
  • 医疗纠纷和医院协商后还能起诉吗

    1693人阅读

    遭遇医疗纠纷与医院协商后通常仍可起诉。若协商未充分保障合法权益、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有权向法院诉讼。但协商证据及结果可能影响后续诉讼,协商中不利陈述或承诺可能被对方用作证据。同时,起诉有3年时效,从知道或应知道受损害起算,起诉前要收集整理病历等相关证据以维权。

  • 诊所出现医疗事故谁承担刑事责任

    1725人阅读

    医疗事故中刑事责任的承担需依具体情况判断。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就诊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并担责。判断是否构成该罪要综合考量违规操作程度和损害后果等。此外,医疗机构可能担行政、民事责任,责任划分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确定,不可随意为之。

  • 严重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1578人阅读

    遇到严重医疗事故,患者或家属应立即控制损害,封存相关资料并向医疗机构提异议。医疗机构需在规定时间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后者组织调查判断是否构成事故。若构成,医患双方可协商、申请行政调解或提起民事诉讼。处理中要明确医疗机构过错等关键因素,同时注意收集保存证据以维护权益。

  • 医疗事故应该找哪个部门解决

    1296人阅读

    医疗事故发生后,有多种解决途径。可先与医疗机构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处理,其会依规调查处理。也可向法院诉讼,法院会委托专业机构鉴定医疗行为及责任程度。还能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无论选哪种,都要及时收集保存病历等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