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人阅读
在我国,法院立案时即便找不到被告当事人(即被告下落不明)通常仍可立案。法院接手案件主要审查原告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遇到被告下落不明,法院可公告送达告知应诉,公告期满被告未应诉,法院依法缺席审理判决。不过,公告送达会延长审理时间、增加成本,且可能提高原告举证责任。找不到被告不影响立案,但影响诉讼过程与结果。
1436人阅读
成功提起诉讼后,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法院会向被告发出法律文书,组织双方证据交流。之后安排法庭审理,各方可发表观点、举证、接受质询和辩论。法官经审理核实,依法作出公正判决。事实清晰、证据充足的案件可能当庭宣判,复杂案件则另行定日期。当事人应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保障自身权益。
1926人阅读
民事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缺席判决,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唤拒不到庭可拘传。刑事诉讼里,公诉案件检察院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到庭一般不影响审理,特定情形法院强制其到庭;自诉案件被告人未羁押应15日内提答辩状,拒不到庭查明事实可判决。行政诉讼被告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也能缺席判决。
1201人阅读
民事案件立案对金额无统一下限要求。财产类案件一般不论标的金额大小均可立案,部分法院对小额诉讼有特别规定,标的额在一定标准以下实行一审终审。非财产类案件如离婚等不考虑金额,符合起诉条件即可立案。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无论金额多少都能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