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办案流程精选解答 > 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后能撤诉吗

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后能撤诉吗

时间:2024.12.13 标签: 诉讼仲裁 办案流程 阅读:1409人
律师解析:
当经过法院的调解并且双方达成了协议之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申请撤诉的。
这个调解协议,那可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之下,心甘情愿达成的用来解决纠纷的一种协议,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旦成功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就可以向法院递交申请要求撤诉,然后法院经过仔细的审查之后,就会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这就意味着这个案件,就不会再继续进行审理,双方也就可以按照调解协议的内容去履行各自的义务。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在调解协议当中明确地规定了,要是一方不履行协议的话,那么另一方就有权去申请强制执行之类的条款,这样一来,就算是撤诉了,也还是有可能通过其他的途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总而言之,在法院调解达成了协议之后,原告是有权利去决定到底要不要撤诉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情况下,盗窃受害者无权提起民事诉讼。但在特定场合和条件下,受害人有权向法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进行刑事诉讼再进行民事诉讼。若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涉及刑事犯罪行为,......

超出法定六个月再审申请时效后,当事人不再具备直接申请再审的资格。但可向检察机关寻求抗诉支持或向原审判机构反馈。若检察机关或法院认为需纠正先前判决、裁定,可启动再审程序,不......

在司法审判中,当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丧失上诉权,因为这意味着一审已经终结。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审理一些特定的一审案件,以及对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追加被执行人流程

    徐宁律师

    追加被执行人流程:1、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被执行人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2、执行机构对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依法收集、调取有关证据。3、执行机构举行听证,对有关事实进行审查,并由合议庭作出是否追加的裁决。4、制作并送达裁定书。5、向追加的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

    播放量:864 2022-06-07
  • 开庭时间确定了可以另定时间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开庭时间确定后需要各方按时到达传票载明的地点开庭。但有特殊情况经申请,可以延期开庭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如果原告无故不按期到庭,视为撤诉;被告不到庭,会缺席判决。

    播放量:694 2022-06-07
  • 可以重新审判的规定是什么

    刘欢律师

    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播放量:958 2022-06-07
  • 诉前调解可以撤销吗

    1810人阅读

    诉前调解可以撤销,但有严格条件和程序要求。一般而言,经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不能随意撤销。不过,若调解存在欺诈、胁迫等特定情形,如一方欺骗另一方签字、当事人受迫达成协议,或协议内容违法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等,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间内申请撤销,并提供证据支持主张。

  • 撤回上诉上诉费怎么退回来

    1258人阅读

    申请人主动撤回上诉时,上诉费用退还程序如下:先向二审法院交书面撤回上诉申请书,法院审查合格批准后,申请人再提交退费申请并提供缴费收据等证明文件,法院依规定核算处理。上诉费用非全额退还,按案件审理阶段和法规规定的比例退还,具体退费比例和流程以受理法院规定为准。

  • 民事纠纷拿他人手机怎么处理

    1699人阅读

    在民事纠纷中,不小心拿他人手机可能构成侵权。首先要停止占有,归还手机,若因激动拿取需事后道歉。该行为侵犯他人占有权,原主有权要求归还,如有损失侵权人需赔偿。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原主可起诉。诉讼中侵权人需证明拿取有理由,否则担责,应尽快妥善处理。

  • 民事责任开庭可以要求公开审理吗

    1689人阅读

    民事责任案件当事人可申请公开审理。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特别规定的,不能公开审理。当事人因保障自身权益、满足公众知情权等正当理由,可向法院申请。法院会依案件具体情况认真审查、慎重决定。符合条件则公开审理并允许公众旁听,不符合则不公开,仅当事人及相关诉讼参与人参加,最终依法律规定和法院审查确定是否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