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非法行医纠纷精选解答 > 无证行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怎么处理

无证行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怎么处理

时间:2024.12.13 标签: 医疗纠纷 非法行医纠纷 阅读:1267人
律师解析:
无证行医这种行为,那可是妥妥的违法,就算暂时没闹出啥大动静,那也得受罚。
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得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出面,让这无证行医的人立马停止他的执业活动,把违法赚来的钱、那些药品还有医疗器械都给没收了,还得罚他个十万以下。
要是情节特别严重的话,那可就直接吊销他的执业证书,让他再也没法行医。
要是因为这无证行医给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那可就麻烦,除了要承担前面说的那些行政责任之外,还得老老实实按照法律规定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要是情况严重到构成犯罪了,那可就更得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不管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都不能对无证行医的行为掉以轻心,得赶紧停止,然后乖乖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理,可别等到后面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行医罪怎么认定

    刘璨律师

    (一)客体方面,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二)客观方面,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三)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四)主观方面,行为人对造成就诊人死亡、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则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

    播放量:892 2022-06-09
  • 如何进行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

    刘璨律师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必须是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证,并在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内,按照医师本人的注册执业范围、地点、类别以及医疗机构的核准登记科目范围行医才属已经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播放量:574 2022-06-09
  • 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

    刘璨律师

    (一)客体要件,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二)客观方面,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三)主体要件,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单位不构成该罪。(四)主观方面,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具有行为故意。

    播放量:692 2022-06-09
何琪瑞律师

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

何琪瑞律师,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曾先后供职于国内大型央企、民营企业,任职管理职位,有着丰富的诉讼和非诉办案经验,善于从细节入手全盘分析问题,从实践的角度全面了解法律实务。专长领域为医疗纠纷、建设工程业务、公司业务、合同纠纷、人损纠纷等方面。其为人谦逊热诚,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业务的追求更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何琪瑞律师思维敏捷、作风果敢,善于从复杂的案件中找到突破点和抓手,有着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律师带领团队成功代理多起疑难复杂民商事案件,深得当事人的信赖,在业界积累了良好口碑,力求为客户解决争议、创造价值!

立即咨询
  • 非法行医判刑后又再犯能判缓刑吗

    1810人阅读

    某人因非法行医被定罪判刑后再犯可能性降低,获减轻或从轻判决更难。缓刑决定不绝对,会综合犯罪严重程度、罪犯忏悔及潜在危害等因素权衡。屡次违法者主观更具社会危害性,再犯非法行医量刑会更重。极个别情节轻微且有重大立功表现才可能影响缓刑,最终由法官依法律和实际情况评判。

  • 个人无证行医怎么维权

    1206人阅读

    个人无证行医属违法行为,遭遇可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举报,部门核实后会依法严肃处理,如责令停止执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举报人要妥善保留就医记录、医疗费用单据等证据。若身体因无证行医受损,可向法院提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维权复杂可咨询专业律师。

  • 无证行医美容一般怎样处罚

    1105人阅读

    无证行医美容属非法行医,后果严重会受严惩。法律层面,依据相关法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行医,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损害就诊人健康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会责令停止,没收违法所得等并罚款。此外,责任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非法行医造成医疗事故如何起诉

    1562人阅读

    碰到非法行医引发医疗事故提起诉讼,步骤如下:先收集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单据等相关证据;准确确定被告;撰写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如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阐述事实与理由,将其与证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法院审查立案后安排庭审,双方举证、质证、辩论,最后法院判决,对结果不满可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