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选解答 > 自诉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吗

自诉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吗

时间:2024.12.05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阅读:930人
律师解析:
你得知道,自诉案件那可是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
啥是自诉案件。
就是被害人,还有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近属,他们为了能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就直接把案子交到人民法院去。
在这种自诉案件里头,如果被害人因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到了物质方面的损失,那他们就有权利在刑事诉讼的过程当中去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这附带民事诉讼,得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给提起。
要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得提交附带民事诉状。
得把原告人、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都写清楚,然后再把请求赔偿的具体内容和事由也得写明白。
这样,才能让整个诉讼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也能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毕竟人家因为被告人的过错遭受了损失,得让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得到应有的赔偿,这样才公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可以与对方协商,分期支付。受害人方可以在审判阶段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构成伤残的情况下)、住院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故意伤人的,不论是否构成犯罪,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项目以及标准按实际情形而定,一般有以下几项:一、医疗费。二、误工费。三......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的,被告人进行赔偿后,被害人一般是不能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但赔偿协议违反自愿、公平原则除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李小琴律师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二条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第三条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等。

    播放量:576 2022-06-08
  • 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赔偿

    任大文律师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乘以六个月的总额计算。2.被扶养人生活费。3.其他直接经济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等。

    播放量:865 2022-06-08
  • 砍伤人坐牢还要赔偿吗

    胡静律师

    需要。因为承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砍伤人坐牢并不能免除民事赔偿。提起公诉的时候被害人、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播放量:564 2022-06-07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有哪些

    1310人阅读

    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畴主要针对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包括因犯罪致人身损害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等治疗康复合理费用;造成残疾的有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残疾赔偿金;致死的有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在范围内,间接损失如因伤耽误工作丧失晋升机会等通常也不予赔偿。

  • 赌博罪跑了超过多久不追究民事责任了

    1843人阅读

    本文明确解答赌博罪是否存在民事责任追溯时效的疑问,指出赌博罪涉及刑事责任追究。我国法律对不同法定最高刑期罪犯的追诉时效有规定,如不满五年的五年后不予追诉等。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罪犯,20年内无违法可暂不追究,必要时需申请核准。犯罪后逃逸嫌疑人无追诉时效限制,逃审逃查要担责。

  • 民事刑事期满还可以起诉吗

    1647人阅读

    民事领域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知晓或应知晓权利受侵害起算,超时效对方提抗辩,法院通常驳回原告诉求,特殊情况法院可决定延长。刑事追诉时效因法定情形而异,超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责,但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受理后嫌疑人逃避的不受限。要依具体案情判断期满能否起诉,不确定可咨询律师防麻烦。

  • 如何判断刑事还是民事

    1649人阅读

    刑事与民事问题的鉴定,主要依据行为性质、法律后果及相关法律条文。刑事犯罪社会危害性高,违反刑法规定,惩处有多种刑罚及附加刑;民事纠纷涉平等主体财产权益和人身关系,解决方式多为民事责任。二者适用法律规范不同,刑事依刑法裁决,民事参照民法典等审理,定性事件需综合多因素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