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3人阅读
当法院介入并实施强制执行程序时(在被执行人无现金偿债情况下),会采取系列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法院先全面清查被执行人资产,包括存款、不动产、车辆等。若其无财产偿债,会限制其消费,如禁乘飞机高铁,还将其列入失信名单。若被执行人重新有偿付能力,法院会启动恢复执行程序。
1152人阅读
法院作出的判决,当事人不服可以不签字,签字与否不影响判决效力。若对判决有意见,应在法定期限内通过上诉等法定途径寻求救济,如在一审判决上诉期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若上诉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当事人需履行义务。若发现判决有误,符合条件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当事人应依法维权。
1384人阅读
一般资产按合法程序转移到子女名下且满足法定条件,法院通常不会查封。但存在故意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等不良行为时,法院有权依规定撤销转移并查封,如债务产生后不久大规模转移资产、以明显低价转移等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转移,法院可处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依实际情况分析判断。
1322人阅读
支付判决书中明确的金钱义务,有多种途径。一是若判决书指定向原告支付,要按原告账户信息转账或汇款,并留存凭证;二是向法院支付,可到缴费窗口用现金或银行卡缴费,也可登录指定平台网上缴费。要严格在履行期限内支付,逾期可能被强制执行,应重视时间节点和支付方式,确保按时准确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