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夫妻债务精选解答 > 夫妻担保责任的认定依据有哪些

夫妻担保责任的认定依据有哪些

时间:2024.11.06 标签: 债权债务 夫妻债务 阅读:1239人
律师解析:
在判断夫妻担保责任时,通常需考察担保行为是否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共识。
若举债符合家庭日常生活之必需,则通常将其划归为夫妻共同负债,由夫妻双方共同负有偿还的职责。
但如举债明显超越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范围,同时债权方无法证实此项债务系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运营或受制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愿,一般情况下将会认定为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确认夫妻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收费标准一般收费标准并没有在法律上统一规定,一般情况下在几千元左右。(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元-30,000元/件,可合理......

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道德伦理等公序良俗,即可以认定为有效。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仅有一张借条但并未实际发生借款事实,此时债......

能执行。属于被执行人夫妻共同财产,但被执行人配偶单独占有或登记在其名下,可直接视为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控制性措施。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采取查封、扣......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夫妻单独债务有哪些呢

    姜远波律师

    夫妻单独债务有: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济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等等。

    播放量:785 2022-06-07
  • 离婚时怎么分割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

    徐炜律师

    如果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婚前的债务、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

    播放量:1122 2022-06-07
  • 债务转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谢俊生律师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播放量:1413 2022-06-07
吴婉君律师

湖北泓峰律师事务所

吴婉君律师现为湖北泓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联系方式130 263 55702),法律硕士,武汉市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执业方向为民事纠纷及执行法律事务的处理,尤其擅长债务纠纷和婚姻家事纠纷的处理,办理了大量借贷、合同纠纷、债务执行、执行异议之诉、离婚、离婚后财产纠纷、遗产继承相关案件,取得了当事人满意的效果,法律咨询请直接致电。

咨询该律师
  • 离婚信用卡算欠款吗

    1112人阅读

    离婚时信用卡欠款的认定需根据具体情形判别。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经营产生的欠款,如支付家庭花销、买共同房产等,通常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双方负责偿还;一方个人消费且未用于共同生活的,一般为个人债务,由其自行偿还。离婚诉讼中双方需举证,法院依实际情况认定判决,要具体分析以公平处理。

  • 分居期间的债务问题怎么解决

    1259人阅读

    夫妇分居期间债务问题,若款项用于维护婚姻关系的共同生活支出、共同生产经营或双方共识产生的为共同债务,夫妇共同承担还款义务;若一方以个人名义背负且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求,或因违法犯罪产生的债务,则不是共同债务,由负债方独自偿还。

  • 分居期间的债务问题有哪些

    1065人阅读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负债若未用于共同生活开支、生产运营或未经双方协商,视为个人责任。但债务若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即使夫妻分居也可能判定为共同债务,如分居时一方为子女教育承担费用就可能被视为双方共同责任。

  • 离婚后对于债务有异议怎么办

    1440人阅读

    离婚后对债务有不同意见,可从以下方面处理:先明确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若是共同债务有意见可收集债务用途、借款合同等证据证明不应双方共担;若被判定为一方个人债务,另一方无需承担,但要提供充分证据。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诉讼,法院依证据和法律判定债务承担,要依实际情况通过合法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