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买卖精选解答 > 解除合同有没有期限限制

解除合同有没有期限限制

时间:2024.10.30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买卖 阅读:1300人
律师解析:
解除合约的行为通常会受到时间方面的限制。
在法定形式的解除情况下,当事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或双方事先约定的行使解除权的期限内行使这一权利;
若是没有明确的行使期限,则应从解除权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解除事由之日起计算一年的期间内行使,但若在该期间内未被行使且经过对方催告后仍未在合理期限内行使,那么解除权将自动失效。
例如,在涉及到商品房销售的合同中,倘若开发商未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房屋,那么购房者就需要在合理期限内行使解除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可以。公租房租满5年可以申请购买。政府建设和筹集的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租住满5年经市政府批准准予出售的,可以申请购买。出售的公共租赁住房自购房人办理房地产登记之日起5年内......

个人的商业贷款要转成公积金贷款,需要满足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条件。而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条件主要有:1、个人商业贷款已经连续还款1年以上;2、个人公积金已经连续缴纳满......

买二手房的流程如下:1、交易咨询:买卖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卖方准备好身份证、房产证及其他证件,买方则需要初步了解房屋的产权情况以及整体现状。2、实地看房;3、签订合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

    李骏律师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农村自建房屋买卖的双方都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买卖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定后可以买卖,就是合法的房屋买卖,否则就是违法的。

    播放量:789 2022-06-07
  • 可以申请退房的理由有哪些

    徐炜律师

    购房者可以申请退房情形有:双方协商一致的;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不能修复或经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质量标准的;由于开发商的过错不能依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

    播放量:740 2022-06-07
  • 买房被骗了找什么部门

    徐炜律师

    买房被骗应当找公安机关报警立案,房屋买卖涉及的金额数在诈骗罪中通常足以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一旦报警立案了,在警方查明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就该案件立案侦查,在抓捕到罪犯后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会就该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最终对罪犯处以相应的刑罚。

    播放量:1437 2022-06-07
栾瑞轩律师

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

栾瑞轩律师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全面、务实、透彻,在民商事诉讼方面以当事人的权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为出发点,注重诉讼主体、法律关系的审查,注重穷尽证据和穷尽法律适用,通过程序与实体并重,力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能够从实际法律效果出发,运用灵活的诉讼和非诉方法实现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咨询该律师
  • 购房合同无效中介费退还吗

    1260人阅读

    购房合同无效时,一般中介费应退还,因中介服务需建立在合法有效交易基础上。但最终是否退还及退还比例,要综合考量多种情况,如中介服务工作内容、过错程度等。若中介无过错且已完成必要服务,可能酌情退还部分;若中介有过错,如隐瞒重要信息致合同无效,应全退中介费并承担赔偿责任。

  • 怎么告开发商不给房产证

    1719人阅读

    若开发商未给房产证,首先查看购房合同中关于办理房产证的具体约定。可先向开发商发催告函,若其不理会则可起诉至法院。打官司要准备好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法院会判定开发商违约责任,或责令其限期办证并赔偿损失。因打官司复杂,建议找专业律师代理以保障自身权益。

  • 房产合同买卖无效纠纷怎么办

    1129人阅读

    遇到房产合同买卖无效纠纷,首先要明确合同无效具体缘由,如违反法规强制规定、存在欺诈胁迫等。接着收集合同文本、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诉讼,法院依法律和证据判定合同效力及各方责任。主张合同无效方需承担举证责任,合同无效后财产处理依实际案件而定。

  • 动迁房份额分配后会限购吗

    1364人阅读

    动迁房份额分配是否引发限购需综合判断。若分配后家庭名下住房数量超出当地限购规定,可能被限购。各地限购政策不同,有的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有的还需考量动迁房性质、取得方式等。建议先了解所在地区具体限购政策,结合动迁房份额分配情况,咨询房产管理部门或专业律师,以妥善处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