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人身侵权精选解答 > 人身损害赔偿算不算遗产损失

人身损害赔偿算不算遗产损失

时间:2024.10.25 标签: 损害赔偿 人身侵权 阅读:980人
律师解析:
人身损害赔偿并不涉及遗产损失之范畴。
人身损害赔偿乃针对受害者因生命、健康遭受不法侵害而获赔的费用,具有强烈人身专属性特征。
其主要宗旨在填补受害人和其近亲家属侵权行为所承受的经济损失,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
举例来说,发生交通意外致使受害者不幸离世后所获得的赔偿款项,并非该受害者的遗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交通事故中对受害人的人身造成的损害,需要就医治疗或休息而支付各种费用。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7条的规定,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侵犯别人隐私权怎样判

    高发星律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于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侵犯别人隐私权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是以刑事犯罪处理。对于侵犯别人隐私权的行为同时还是侵权行为,受害人可到法院起诉对方侵权,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

    播放量:1496 2022-06-07
  • 伤情鉴定多久出结果

    肖建华律师

    公安机关在办理人身伤害案件中,委托专业鉴定机构对案件当事人的伤势情况进行鉴定。公安部对于公安机关在办理伤害案件中的鉴定有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在受理伤害案件后,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播放量:1212 2022-06-07
  •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鲁东律师

    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指侵权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2)排除妨碍,指排除侵权行为对权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碍。(3)消除危险,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权行为给他人合法权益可能带来的危险。(4)返还财产,指将非法侵占的财产返还给权利人。

    播放量:798 2022-06-07
时亚晴律师

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

时亚晴律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目前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现执业于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曾在多家大型金融公司担任企业法务,负责审查并修改企业日常职能合同,协议公司其他部门简历里公司法律事务体系。执业以来,亲自经办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婚姻家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人身损害责任纠纷及工伤案件,为当事人争取权益、挽回损失,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服务于每一位当事人。世界很大,律师很多,或许我不是您的最优选择,但我一定用尽全力解决您的困扰。

咨询该律师
  • 伤残鉴定两个十级怎么算费用

    1189人阅读

    伤残鉴定出现两个十级时,费用计算要按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伤残鉴定费用一般由申请方承担,具体金额各地不一,几百到上千都有可能,工伤鉴定费用承担按认定部门规定。计算残疾赔偿金等费用不能简单相加,要综合伤残等级比例等因素,按专门公式计算,如多地对多个十级伤残会按较高等级在特定系数范围内计算。

  • 轻微伤私了需要赔偿多少钱一次

    1664人阅读

    轻微伤私了的赔偿金额无固定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医疗、误工、护理、营养及交通等直接损失。医疗按实际疗愈花费算,误工依收益减少定,护理据护理人员收入与期限测,营养依病情和医嘱定,交通凭合理票据。双方会综合当地经济等因素协商,数额从数千到数万不等,需充分沟通商议确定。

  • 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继承吗

    1072人阅读

    精神损害赔偿金通常不可继承,因其用于抚慰补偿受害人精神痛苦,具独特人身属性。在法律上,其目的是弥补受害人精神创伤,权利主体为特定受害人,不能转让或继承。受害人死亡后,近亲属可依法主张死亡赔偿金等,但精神损害赔偿金不会由继承人继承。

  • 不构成轻微伤能索赔误工费吗

    1264人阅读

    主张误工费通常需受伤达到轻微伤程度,误工费是因受伤致实际收入减少应得的赔偿。若仅轻微伤且未影响工作收入,难获赔偿;若未达轻微伤标准但致某段时间无法工作,且能提供工资流水、单位证明等充分证据,法院可能酌情支持。能否索赔误工费需综合具体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