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诉讼精选解答 > 打架致人重伤判刑多久出结果

打架致人重伤判刑多久出结果

时间:2024.10.28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诉讼 阅读:1309人
律师解析:
关于因冲突斗争导致他人身体严重伤害而引致的刑事审判的裁决,所花费的时间因具体案情的复杂性以及证据搜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通常而言,对于较为简易的案件,可能在数个月之内便能得出最终的判决结果;
然而,对于复杂度较高的案件来讲,或许需要付出长达一年甚至更多时日才能够有明确的定论。
在此过程中,法院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严谨的审理工作,努力维护司法公正与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判决书送达被告人后,若被告人未上诉且检察院无异议,家属可凭亲属关系证明和判决书原件进行探视。探访次数和时间无具体规定,通常每月不超过三次,每次约半小时。需备齐身份证明材料......

普通刑事案件审判阶段通常耗时四至六个月。裁判时限受案件复杂性和必要程序等因素影响。法律规定,公共诉讼案件应该是在立案后两个月内作出判决,特殊情况下的不超过三个月。......

当法庭审判犯罪者并判定其罪行后,通常不会直接通知其亲属。尽管法律要求法院通知被告人和地方检察机关,但是不包括家属的。执行刑罚时,执行机构会立即收监并通知罪犯家属。......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私刻公章罪怎么处罚

    刘家玲律师

    伪造国家机关的公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播放量:502 2022-08-24
  • 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什么区别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聚众斗殴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要求情节严重。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375 2022-06-15
刘琬龙律师

福建建达(漳州)律师事务所

刘琬龙律师,原系军队律师,之前在军队服役十多年,后转业为地方专职律师。现供职于福建建达(漳州)律师事务所,继续保持其诚实、正直、勤勉、尽责的工作作风为当事人服务。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及债权债务等相关纠纷的处理,尤其擅长刑事辩护及各类合同纠纷的处理,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咨询该律师
  • 敲诈勒索在看守所多久判

    1207人阅读

    处理敲诈勒索案件时,被拘留者在看守所的羁押期限直至最终宣判并非固定。其长短与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搜集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若案件事实清楚、证供确凿,可能数月完成审判;若案件错综复杂,可能需一年甚至更久才能终审判决。

  • 轻微伤调解不成去法院起诉都需要什么材料

    1817人阅读

    轻微伤害案件无法和解需向法院诉讼时,要做好文件资料准备:一是起草详细起诉状,明确请求事项、阐述事实及法律依据;二是提交个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复印件;三是获取并提供被告身份信息;四是收集整理能证明侵权行为的证据,如诊断证明等,有目击证人的提供其证词。

  • 公安阶段刑事和解的规定有哪些

    1207人阅读

    公安阶段的刑事和解制度,适用范围包括民间纠纷引发、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民主权利及财产权益且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可能宣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犯罪除外)的过失犯罪案件。若涉案人员真诚悔罪,通过补偿、道歉等获受害者谅解,且受害者自愿和解,双方即可达成和解协议。

  • 在看守所移交给法院多久才能开庭

    1576人阅读

    从看守所将案件移交到法院后,开庭时间不固定,受案件复杂程度、证据收集情况等因素影响。简单案件一两个月内安排开庭,复杂案件耗时更久。法院受理案件后一般二到三个月宣判,最晚不超三个月,特定案件经批准可延长。具体开庭时间以法院通知为准,无需自行猜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