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人阅读
向法院起诉通常需先预交案件受理费等诉讼费用,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案件受理费计算标准因案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财产与非财产案件。不过,在一些情形下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像追索赡养费等费用的,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特定困难群体无其他收入等符合法定情形的当事人,能依法申请司法救助。
1248人阅读
起诉金额无“有效”“无效”之分,我国民事诉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只要在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内,当事人认为权益受损,不论标的金额大小均可起诉。不过,诉讼涉及费用,不同金额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不同,财产案件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小额诉讼程序对标的额有限制,实行一审终审,可提高诉讼效率。
1257人阅读
民事诉讼立案并非仅取决于金额。财产案件依《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有不同收费标准,按诉讼请求金额或价额比例分段累计交纳诉讼费。立案成功关键在于满足条件,如明确被告、具体诉求、事实理由,且属法院受理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即便金额小或无金额,符合条件就应立案,部分法院可能要求缴纳诉讼费以完成立案手续。
1762人阅读
不同类型案件立案标准金额有别。民事案件如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理论上无最低立案金额限制,但实际要考虑诉讼成本。刑事案件中,盗窃罪一般1000到3000元左右、诈骗罪3000到10000元左右可立案,因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行政案件立案多关注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立案与否不仅取决于金额,还与案件性质、证据等多种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