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偷税漏税精选解答 > 偷税漏税罚多少万判刑

偷税漏税罚多少万判刑

时间:2024.10.04 标签: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 阅读:1391人
律师解析:
对于逃税与避税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相应的量刑标准,其并不仅仅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更涉及到偷税漏税行为所占比例及有无其他情节等多方面因素。
通常情况下,若纳税人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比例超过10%,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同时课以罚金
如该金额达到巨大水平且占应纳税额的比例超过30%,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承担罚金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对偷税漏税的,税务机关除补征税款和滞纳金外,还可以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

举报人需要提供的证据:被举报人的姓名、公司名、公司住址,税务违法事实证据包括账册凭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原件复印件均可。......

1、如果税务部门检查发现,有证据证明确实没有按期纳税,可以认定是偷税行为,按征管法规定补税并罚款。2、当偷税数额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后,税务部门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漏税多少钱开始量刑

    1946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以欺骗、隐瞒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数额较大(逃避税款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逃避税款50万元以上且占比30%以上)且占比30%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需司法机关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 偷税过了十年怎么处理

    1966人阅读

    偷税行为过十年通常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意味着偷税者可逃脱法律制裁。行政法范畴内,税务机关有权追缴纳税人未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实际处理因偷税具体情况和金额而异,若金额巨大、情节严重,即便过十年税务机关仍可能处理,特殊情况司法机关也可能重启追诉,偷税者仍可能面临行政法律责任。

  • 如何判定恶意欠税

    1718人阅读

    分析判定是否构成恶意欠税需多角度全面评估。主观上,行为人要有故意逃脱纳税义务意图,如隐瞒收入、篡改报告等;客观上,收到税务通知后拒绝申报、虚假申报,或转移隐藏财产逃避税款;税务机关追缴后仍不补缴、不提供担保也可能被认定。界定需兼顾意图与行为,参照执法程序和证据确保公正。

  • 公司欠税无力偿还能破产

    1112人阅读

    公司欠税无力偿还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申请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可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若法院受理,启动清算程序,税务机关以债权人身份参与分配。但破产程序需依法依规,如申报债权、召开债权人会议等,要满足法定条件并依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