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人阅读
当被执行者无法承受偿债重负时,法院通常有多种应对策略。一是暂停执行程序,待其有履行能力后恢复,期间严密监控其财产状况;二是要求被执行者配合法院,如实报告财产情况;三是引导双方协商,尝试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比如采用分期偿还债务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1384人阅读
即便没钱也可能被执行。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若被执行人暂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会按规定调查财产。若发现其有隐藏、转移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会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还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之后被执行人有财产时,申请执行人可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会继续执行以实现债权。
1909人阅读
被执行人在遵守法律法规及执行措施时,通常可离开本地前往其他地区,若没有出入境或出行范围限制,能自由前往异地。不过,若其存在逃避执行、拒绝履行法定责任等行为,法院可能实施高消费受限、出入境受限等措施,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离开本地的可能性会受到一定限制。
1150人阅读
在某些情形下,法院让申请人查找被执行人线索是合法的,因执行工作存在信息不对称难题,申请人可能更了解被执行人情况。但法院也有职责通过法定程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与行踪。申请人提供线索可助法院提高效率,但不能成法院推卸责任借口。若法院不作为或违法,申请人可申诉。法院与申请人需配合推动执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