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时间:2024.09.13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885人
律师解析:
民事、刑事以及行政三种行为在处理方式上有着本质性的差异。
具体而言,涉及行政违规的事件通常由行政机构负责审理,而关于民事违法的事宜则由人民法院加以评断,至于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则会交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及法院等多个机构来进行处理。
另外,行政行为的发起方通常为非对等的双方,而在民事层面,所有当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而在刑事案件中,控辩双方的职能与作用至关重要。
就解决争端的基本原则来看,罪刑法定原则是刑事犯罪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对于前两者,则允许采取协商、和解或者调解等手段进行解决。
因此,行政诉讼法将协议明确纳入其受案范围之中,选择以行政诉讼渠道予以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协议具备了公权力的特性,事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平等主体间就自身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共识的协议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民事合同产生的纠纷,通常会选择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得以解决,其核心目的在于妥善平衡争议各方的利益,并依循法律规定、公平正义的原则,切实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面对协议可能引发的冲突,选择以行政诉讼方式加以解决时,首要关注点无疑应围绕着如何确保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这个核心问题展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原告资格】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有: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

《行政诉讼法》第49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

1、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者不予受理的证明文件。2、起诉书。起诉书需要载明下列内容:原告是个人的,需要载明个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职业和住所等。3、工伤的相关证明材料。......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