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立案精选解答 > 故意伤害罪拘留多久会立案

故意伤害罪拘留多久会立案

时间:2024.08.25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立案 阅读:907人
律师解析:
关于故意伤害罪立案时限并无固定之规。
通常情况下,当公安部门收到相关举报后,会立即展开深入细致的审查工作,若发现符合立案标准,便会迅速启动立案程序
立案所需时间因案件的复杂性以及证据搜集状况等诸多因素而异,大致在数日至数周之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的标准有: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以上即是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

    播放量:448 2022-06-09
  • 金融诈骗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播放量:999 2022-06-09
  • 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

    覃程律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播放量:849 2022-06-09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如果被人起诉了多久收到通知

    1188人阅读

    通常被告在立案后五天能收到起诉状副本等诉讼材料,法院受理案件后开展送达工作,送达方式多样,包括直接、邮寄、电子送达等,邮寄送达可能因速度稍慢。若遇送达地址不准、被告下落不明等特殊情况,送达时间延长,法院可能采取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出六十天视为送达,一般五天内可收到通知,特殊情况则不确定。

  • 立案后当事人不追究可以撤销吗

    1094人阅读

    刑事案件立案后一般不能因当事人不追究而撤销,因其由国家公诉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不以被害人意志改变。但自诉案件如侮辱、诽谤等,法院立案后当事人不追究且达成和解,法院可准许撤诉。民事案件当事人不追究,一般在法院宣判前可申请撤诉,经审理的由法院裁定。能否撤案需依案件性质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 审判立案缴费多少钱

    1186人阅读

    审判立案缴费标准因案件类型和涉及金额而异。财产类案件按诉讼请求金额或价额比例分段累计缴费,如不超1万元每件50元,超1万至10万部分按2.5%等。非财产类案件受理费不同,离婚案每件50至300元,财产分割超20万部分按0.5%交,劳动争议案每件10元,具体缴费依实际和法规确定。

  • 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531人阅读

    我国刑法中欺诈罪即诈骗罪,立案标准一般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各地会依经济与治安状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从犯罪构成看,行为人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财物。若怀疑遭遇诈骗或存疑,要尽快收集聊天记录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