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集资诈骗罪附带民事诉讼如何进行

集资诈骗罪附带民事诉讼如何进行

时间:2024.11.11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1422人
律师解析:
集资诈骗罪的受害者有权发起附加民事诉讼,以期获得被告对其由于犯罪行为所衍生出的物质损害的经济赔偿
在启动此项诉讼前,受害人需做好充分准备,收集关于损害的相关证明资料,例如,实际受损的证据等等。
通常情况下,这一问题会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得到解决,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附加民事诉讼必须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尽快提出。
此外,若被告人通过非法手段占有或处置受害人的财产,导致受害人遭受物质损失,那么,他们应依法进行追缴或责令退赔
如果受害人发起了附加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会受理此类案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
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名为借贷实为诈骗,司法审判要综合考量金额、手段、危害、认罪态度等。诈骗公私财物依数额分三档判罚:数额小,处3年以下徒刑等并处罚金;数额大,处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

依照我国现行法规制度,各地方的犯罪案件立案和追诉标准会因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变化。一般而言,对于那些针对公共或者私有财产实施欺诈行为的情况,如果......

集资诈骗罪,即采用欺骗性的手段非法筹集公众资金,数额在特定标准之上的违法行径。此种行为之判定标准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涉案人员须具备将公众资金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吴伟豪律师

广东方誉律师事务所

拥有法学、金融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勤勉、忠诚、尽心地办理委托人委托的各项法律事务。

咨询该律师
  • 诈骗罪是以金额还是人数判刑几年

    1115人阅读

    判决诈骗罪行刑罚时,既要依据诈骗涉案金额,它是核心要素,按数额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个级别,对应不同刑法惩戒。但其他细节也影响量刑,如涉及受害者人数多会反映犯罪危害和负面效应。法院会综合涉案金额、受害者人数等多种因素决定刑罚期限。

  • 贵州诈骗立案标准是多少钱

    1930人阅读

    在贵州省,诈骗案件受理标准为受骗金额达五千元及以上,诈骗公共或私人财产超五千元,公安部门应立案调查侦破。此外,即便未达该金额限制,若诈骗活动存在多次犯案、针对灾区或抢救款物实施诈骗等严重情节,同样属于应当立案查处的范畴。

  • 诈骗怎么定罪判刑标准

    1680人阅读

    诈骗罪定罪与量刑标准依诈骗金额、情节、后果等综合考量。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上,分别对应“金额较大”“金额巨大”“金额特别巨大”。金额较小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金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极其严重,最高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或没收财产。

  • 诈骗判刑出狱后要继续换还钱的人吗

    1438人阅读

    在诈骗相关罪行案件中,犯罪者服完刑期后仍有义务偿还债务。刑事审判结束,其对受害者的经济损害赔偿责任不能豁免消除。因为接受刑事处罚不等于无需承担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不能因受刑事处罚就免除对受害人应尽的经济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