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中关于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中关于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4.06.27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480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方国家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无论是公民个人、法人单位还是其他类型的组织机构,如欲直接向我们的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皆须遵守以下时间限制:
自知晓或应当知晓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计算,必须在六个月之内提出申请。
唯有在此时间期限内起诉,才能得到法庭公正的裁决和保护。
然而,对于涉及不动产权益的诉讼案件,若自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而其他类型的案件,则需自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才可提起诉讼。
若超出上述时限,我们的司法机关将无法受理此类案件。
请您务必留意并遵守这些法律条款。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有: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

《行政诉讼法》第49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

1、行政复议决定书或者不予受理的证明文件。2、起诉书。起诉书需要载明下列内容:原告是个人的,需要载明个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职业和住所等。3、工伤的相关证明材料。......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1915人阅读

    行政诉讼时效通常为六个月,自知晓或应知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算。因不动产提起诉讼,行政行为作出超二十年,其他案件超五年起诉,法院不予受理。特殊情况经法院准许可延长时效。时效法定,超时效起诉请求可能被驳回。时效内当事人应及时收集证据、准备材料,向有管辖权法院起诉以维护合法权益。

  • 行政诉讼二审可以追加被告吗

    1259人阅读

    行政诉讼二审通常可追加被告,发现需追加时,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即可操作。此举能全面查明案件真相,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不过,追加被告要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可能影响审理结果。二审法院会对追加被告后的案件重审裁判,以确保司法公正。总之,二审追加被告可行,但要严格依法进行。

  • 行政诉讼时效还有地方告状吗

    1198人阅读

    行政诉讼时效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害自身合法权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时间期限,一般为6个月,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诉讼需向有管辖权法院提出,通常是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对管辖有异议可申请。要依时效办事,不同行政案件时效和管辖有别,需具体分析处理。

  • 行政诉讼可以异地审理吗

    1108人阅读

    行政诉讼可异地审理,目的是确保司法公正,避免地方因素不当影响审判。法律规定,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也可交下级法院审判;下级法院可请求上级法院审理。实际中常指定其他地区法院异地审理,需严格依法定程序,以保障当事人权益,合适情况当事人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