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亲吻女孩构成猥亵罪吗

亲吻女孩构成猥亵罪吗

时间:2024.08.28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1405人
律师解析:
依照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明确指出,猥亵罪乃以暴力胁迫或其他不当方式强迫他人进行猥亵或对女性实施侮辱之行为的犯罪类型。关于亲吻女孩是否构成猥亵罪这一问题,我们需依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满足猥亵罪的构成要素。若亲吻行为源于性冲动或性欲望,且未征得被害人同意,同时采用了暴力、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构成猥亵罪。然而,若亲吻行为是出于情感表达,且并未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那么通常情况下并不构成猥亵罪。在实际案件中,是否构成猥亵罪还需结合具体情节,如行为人的动机、方式、场所以及是否得到被害人同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若亲吻行为并未采用不正当手段,亦未对被害人的性羞耻感产生实质损害,那么一般来说该行为并不构成猥亵罪。总而言之,是否构成猥亵罪需视具体案件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若亲吻行为符合猥亵罪的构成要件,那么便有可能构成猥亵罪;反之,若不符合,则不构成猥亵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名针对行政执法人员,他们因个人情感或利益,可能伪造、隐藏或歪曲事实,故意不将应移交司法的刑事案件处理。立案条件包括: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可能判三年以......

猥亵儿童罪针对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侵犯其隐私和精神纯洁,主体需有直接故意;强迫猥亵罪则针对十四岁以上,侵犯人身自由、隐私名誉,以暴力胁迫方式,行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自首行为指犯罪后主动自首并如实交代罪行,这种诚恳态度将依法获从轻或减轻处罚。不论是否已被调查,只要如实供述新罪行,仍算自首。即使不符合标准,只要坦白罪行且有预防严重后果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吴丽玉律师

福建尚谋律师事务所

吴丽玉律师,法学学士,从事律师行业多年,专注于交通事故、婚姻家事、债权债务、刑事辩护、合同纠纷等,办案经验丰富,值得信赖。

咨询该律师
  • 非吸金额特别巨大是多少

    1115人阅读

    我国规定非法擅自从公众手中吸纳资金超1000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的严重违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未经许可擅自向社会吸资或变相为之、冲击金融稳定的非法活动。案件处理时,违法金额认定要综合多因素,司法机关依实际定罪名和处罚。现实中因幅员辽阔、司法解释调整,法律理解应用存在地区差异。

  • 被非法集资的钱还能讨回来吗

    1923人阅读

    非法集资案件中追回投资款项受多种因素影响。关键在于案件侦破及执法机构能否查封、扣押违法所得与相关资产。若公安机关及时行动掌控财产,司法程序结束后可依规处理涉案财物,保障受害者权益;若资金被挥霍或转移,受害者可能无法全额挽回损失。所以卷入非法集资应立即求助警方,积极配合调查并提交证据,提高追款效力。

  • 母亲教唆孩子犯罪吗

    1783人阅读

    唆使未成年人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涉及教唆者与被教唆者关系。教唆犯是蓄意煽动他人犯罪之人。判定母亲有无教唆罪责,要深入分析诸多复杂因素,如唆使行为是否明确、孩子是否因教唆犯罪、孩子认知与决策能力等。若母亲以多种手段使无犯罪意愿孩子犯罪,即属教唆犯,应担责,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从严惩处。

  • 刑法14到16岁的八类犯罪是什么

    1510人阅读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八种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的犯罪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文中对这八种犯罪行为做了具体解释。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这一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量刑时通常会从轻或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