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如何认定股东是否滥用了其权利

如何认定股东是否滥用了其权利

时间:2024.06.27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970人
律师解析:
首先,关于股东权利的滥用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股东行使权力时,没有遵守相应规则,严重损害了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2、利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以及股东有限责任这一法律规定,不合理地分配利益,从而对公司债权人的权益造成伤害;
3、违反公司经营者独立原则及股东有限责任制,操控财务状况,给公司债权人带来不可原谅的损失。
其次,我们要明确,股东是持有股份并参与投资活动的个体,他们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组织股东和个人股东。
其中,组织股东代表的是那些根据公司法拥有股东权力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范围涵盖了各类公司、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以及非盈利性法人和基金等多元机构和组织。
而个人股东则主要由普通自然人构成。
再者,作为股东的义务方面,主要包含如下几点要求:
1、按照承诺完成所认缴的出资额度的缴纳工作;
2、自公司设立登记之日起,禁止抽回已经出资的资金;
3、除以上内容外,还需依据公司章程履行其他相关义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公司股权分配比例标准通常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公司章程的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分配比例可以由股东协商确定,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股权转让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转让的流程、公司的类型、股权转让协议的条款、审批程序等。1.股权转让协议的签订:双方达成转让意向后,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内部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以一方名义投资的共同财产如何分割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有限责任公司中,一方非股东配偶出资,可通过股权转让解决。若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且过半数股东同意转让并放弃优先购买权,配偶可转为股东;如遭反对但有其他股东愿等价收购,法院介入财产分割;若多数股东既反对又不购买,视为默许,配偶仍有成为股东可能。

    浏览量:905 2024-06-30
  • 夫妻共同财产中是否包含股份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婚姻期间取得的股份收益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投资成果,列为共有财产。但如双方对此有明确协议,应遵从约定。若购买股份的资金原本即为夫妻共有财产,相应股票则视为双方共同股权。

    浏览量:1197 2024-06-30
  • 股权质押后,公司名称是否可以变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股权质押是一种融资手段,出质人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为担保,向金融机构借贷。核心是出质人以股权为标的物,为满足自身资金需求向金融机构设定担保,借此获取贷款。涉及此领域时,可能涉及股权名称的变更操作。

    浏览量:1305 2024-06-30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有多大

    1591人阅读

    在我国,实际出资人可能无法直接操控股权,存在法律风险,如代持协议法律效力受质疑、显名股东侵犯隐名股东权益、隐名股东身份确认困难等。此外,显名股东的债权人可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还存在其他未知风险。

  • 有限公司的股东怎么分红

    1151人阅读

    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实缴出资比例分红。但股东间可书面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红,或放弃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股东分红和认购新股的比例,若无约定则按实缴出资比例,有约定则按约定执行。

  • 一人公司增加股东如何操作

    1583人阅读

    一人公司股权变动涉及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给新投资者时,需签署并提交书面合同,并办理变更登记。流程包括召集股东召开董事会,同意增资后公布决议和章程,开设验资账户,提交验资报告并转资金至基本账户。若公司资产与股东个人财产无法明确区分,公司需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申请强制执行股东。

  • 股权代持解除关系需要哪些手续

    1526人阅读

    解除股权代持关系,需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代持股权转交实际控股方或其指定第三人,并前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东调整登记备案。代持股东需根据代持协议承担法律责任,并有权向实际股权持有者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