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违约精选解答 > 合同签订后想违约,如何处理

合同签订后想违约,如何处理

时间:2024.09.06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违约 阅读:1118人
律师解析:
若签署合约后有违反约定之意,则违约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方式有持续履行原始合同条款赔偿实际损失、实施必要的修复与弥补措施等。
若双方在协议中的某项条文明确规定了违约定金的金额,那么应当按照其约定的金额向对方支付。
倘若对于违约责任未做明确界定或约定不明晰的情况下,守约方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请求违约方承担维修、重新制作、替换、退货、降低货价或酬劳等违约行为所引起的责任和后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协议双方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约定的违约金进行处罚即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可以和对方协商后索赔,协商不成的,起诉解决。因违约所负赔偿损失的范围可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双方约定。按完全赔偿原则,赔偿全部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不可以。合同法中的违约金具有多种性质,但是最主要的性质是违约赔偿金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又约定了损害赔偿金,那么违约金的适用就可能与违约损害赔偿责......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肖建华律师

    违约金,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额以及违约金计算方式。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式或者违约金额并不是说不能调整。

    播放量:817 2022-06-09
  • 合同纠纷起诉条件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1)起诉的实质条件:有合格的原告,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播放量:1177 2022-06-08
  • 如何确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管辖

    徐昌兴律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由施工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播放量:1475 2022-06-08
李朝律师

上海国翎(西安)律师事务所

李朝律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专业领域: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征迁补偿,婚姻家庭,执业以来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上百起,办案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思维敏捷,善于换位思考、高效沟通。执业期间坚持正义,精于钻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深得当事人信赖和认可

咨询该律师
  • 双方签订合同后一方违约怎么办

    1266人阅读

    遵循合同协议后,若一方未忠实履约,先依违约条款判断责任与赔偿方案。合同明确违约罚金的,履约方可按约声明权利;未明确的,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确定损失赔偿金时不能超违约方签约时可预见范围。履约方要收集保存相关证据,必要时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维权。

  • 追究违约责任怎么处理

    1791人阅读

    处理违规责任,首先要明确合同规定的违约事项及承担方式。过程需遵循几个步骤:搜集相关证据证明违约行为;向违约方发通知函,确认问题并给予修正时间;通过和谈找双赢办法;和谈无果则按合同选择诉讼或仲裁;审理中阐明违约事实并合理索赔。追究违约责任要依法定程序,且证据充足。

  • 违约没有签合同怎么处理好

    1437人阅读

    无合约却出现违约情况时,首先要分析验证有无能证实约定及义务履行情况的证据,如聊天信息等。有证据可依《民法典》相关条款索赔,要明确对方违约情形及损害程度,损失可量化或能确认对方获利的,可要求相应赔偿或归还利益。建议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维权。

  • 签订合同双方违约应该怎么赔偿

    1574人阅读

    合同签署后双方违约,赔偿通常遵循原则:先审查合同有无违约场景及救济措施条款,有则依约处理,无则按现行法律法规确定赔偿金额。损失包括履行后应得利益且不超违约方预见范围。确定赔偿会考虑违约严重性、当事人过错等。若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可诉诸法律,由法院裁判,赔偿应公正合理以弥补受害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