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后能否拘留

取保候审后能否拘留

时间:2024.07.10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200人
律师解析:
取保候审完结之后是否会面临拘留,这主要取决于实际情况。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则为六个月。在此期间内,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以及审判工作都不能停止进行。若发现不应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期限已经届满,那么就必须立即解除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措施,同时也需要将此决定告知被取保候审者、监视居住者以及相关单位。倘若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了相关的取保候审规定,或者又出现了新的犯罪行为,那么公安机关便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重新申请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性措施,其中便包含拘留。因此,在取保候审结束之后,如有必要,仍然可能会面临拘留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各阶段。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符合特定条件,法院、检察院及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是否采......

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取保候审的决定和实施由负责案件处理的公安机关负责。公安机关需综合评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的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若符合,公安机关......

在中国刑法体系中,取保候审的担保金由犯罪行为实施者缴纳,旨在确保其遵守法律,不逃避司法程序。保证金金额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合理确定,通常不会过高,以适应被取保候审者的经......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张君仁律师

江苏民盈律师事务所

张君仁律师,男,汉族,江苏民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律英语本科,学士学位。主营业公司法务、合同纠纷等业务。在侵权(道路,人身)赔偿、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等方面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精诚合作,尽力维护委托方最大限度的合法权益。 竭诚欢迎各位朋友咨询相关法律问题,为您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法律服务,保障您法律权益的最大化。另:本律师愿为各地同行或涉诉者提供代查连云港地区工商档案、人员户籍、车辆、房产信息及其他非诉调查业务

咨询该律师
  • 全责撞死人有谅解书取保候审还坐牢吗

    1813人阅读

    即便取得刑事谅解书且被取保候审,也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入狱服刑。量刑时,刑事谅解书是从轻处罚的重要因素,但最终是否入狱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全面评估,如事故详细经过,以及有无导致加重或减轻责任的情节等,不能仅依据谅解书和取保候审就判定结果。

  • 判完刑可以取保候审吗

    1477人阅读

    服刑期间一般不能再进行取保候审,因为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手段,判刑意味着刑事诉讼程序终结。不过,判刑后若符合暂缓执行监禁的法定情形,如患有重大疾病需保外就医,可按自愿原则提交相关申请,然后等待审核。

  • 刑事拘留37天能办取保候审吗

    1963人阅读

    嫌疑人被刑事拘留37日后仍有办理取保候审的机会。若被认定犯罪行为轻微,取保无社会危害性,或身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等特殊情况,可提出申请。不过,最终能否获批要视案件具体情况以及办案机关的决策而定。

  • 违反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有哪些情形

    1750人阅读

    若出现违反取保候审担保人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未按约定全面监督被取保候审人员,致使其未经允许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二是在发现被取保候审人可能或已经实施违反规定行为时,未能及时向负责执行的机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