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人阅读
从诉讼文书送达至法庭辩论终结前,原告有申请撤诉权利,但最终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若被告提出反诉后原告申请撤诉,法院会结合案件审查,不适宜时可能不准许。即便法院准许,原告也可能承担诉讼费,如实体审理阶段撤诉。撤诉时间及能否准许依案件和法院裁定而定,诉讼各方都应认真对待。
1111人阅读
网上被起诉后不出庭会有不利后果,法院将依据原告诉求缺席判决,当事人会失去当面陈述观点的机会,易得到不利判决,如承担债务、赔偿损失等。缺席判决生效后,对结果提异议或申请再审门槛高、程序复杂,耗时费力。因此,被起诉应尽量按时出庭,有特殊情况需提前申请延期并说明理由,以维护自身权益。
1029人阅读
很多时候第三方能否起诉与具体法律关系和案由有关。民事诉讼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如合同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侵权案件中权益受侵害的第三方可起诉;行政诉讼里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时第三方有起诉资格,若与案件无法律利害关系则无起诉资格。
1392人阅读
胜诉判决虽未带来经济上实质收益可能让人困扰,但对维护合法权益意义深远重大。它为后续执行工作奠定法律基础,法院可运用多种执行手段,如查询、冻结、扣划银行资金,拍卖房地产、汽车等资产。即便当前被执行人无足够财产执行,只要掌握其新增财产线索,就能随时请求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