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朋友圈怎么算诽谤罪

朋友圈怎么算诽谤罪

时间:2024.06.05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059人
律师解析:
在微信朋友圈内,构成诽谤罪通常需满足如下条件:行为人故意编造并公然传播虚假事实,对他人名誉产生实际伤害,且该行为已进一步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及讨论。
然而,如果行为人对其所传播信息的真伪毫不知情或者该信息基本无误导性,那么这种行为便无法归类为诽谤。在此种情况下,受害人有权自行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发起刑事诉讼,而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亦有权对此展开立案调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诽谤罪存在歧义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关于诽谤罪在法律上并不存在任何歧义之处。具体而言,诽谤罪是指某些人出于故意,捏造并且肆意传播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足够抹黑受害者的人格以及他们的声誉,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诽谤罪行径。在法律层面上,对于诽谤罪的认定是非常明确且清晰的。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践过程中,要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需要全面地考虑到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对受害者名誉所带来的损害程度等等诸多因素。

    浏览量:1018 2024-07-24
  • 网络上被起诉诽谤罪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是因此在网络领域遭受了涉嫌诽谤罪名的讼告,您应当镇定自若,积极地采取行动来参与法庭诉讼。诽谤罪乃是恶意制造并散播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足以诋毁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商业信誉的不法行径。为了在应诉过程中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您务必搜集更多有利于己方的证据,例如可以验证您所陈述言论基于真实性或者具有正当理由支撑的资料等。此外,也要深入审视自己的言论是否已实质性地触犯了诽谤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浏览量:1352 2024-07-24
  • 诽谤罪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诽谤罪乃是一种故意制造并扩散虚假信息,以致使他人的人格或名誉遭受损伤的恶劣行为。在针对此类罪行的处置上,需要对相关情节及所带来的损害结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量。若情节轻微,行为人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被侵害权益者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其名誉,消除负面影响,向其口头道歉,以及提供适当金额的经济补偿。然而,倘若情节极为严重,达到犯罪标准,行为人事须承担起刑事责任。

    浏览量:1419 2024-07-24
  • 诽谤罪不算刑事案件吗

    1651人阅读

    诽谤罪多属刑事案件,但情节较轻的可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它涉及故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声誉,严重时可能导致其失去政治权利。即使诽谤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仍需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与诬告陷害罪不同,诽谤罪侵犯的是名誉权,主观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客观行为是捏造并散布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但不向国家机关揭发。若私下散布捏造的犯罪事实以损害他人名誉,则构成诽谤罪。

  • 别人给我造谣我受不了了怎么办

    1608人阅读

    若遭遇恶意造谣,当事人有权搜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要求公安机关调查。如已造成实质性名誉损害,可进一步保存证据向法院起诉。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将面临法律制裁。

  • 骚扰诽谤罪怎么判刑

    1084人阅读

    诽谤罪指故意捏造事实并公之于众,破坏他人名誉。依法律,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若受害人揭露并起诉,法院才审理。情节恶劣且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可拒审。如引发受害者死亡或居民广泛愤怒,诽谤罪严重性凸显。

  • 污蔑他人名誉怎么处罚

    1735人阅读

    侵犯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及荣誉权属民事侵权行为,受损方可要求侵害方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若行为发生在公共场合损害他人名誉、尊严,属违规治安管理行为,应受公安部门处罚;若使用暴力或恶意捏造事实诽谤,情节恶劣,则可能构成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