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
刘楠律师,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刑事专业组联合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研究生实务导师。曾有六年检察院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工作经验,办案经验丰富。获省、市级“三八红旗手”、市级“业务标兵”。擅长刑事辩护,合同、婚姻等争议解决。
咨询该律师精神疾病患者犯罪后是否具有取保候审资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在犯罪时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经鉴定后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且通常不需要取保候审。但如果在犯罪时精神正常,后来才发病,那么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如果病情严重但不影响调查和审理,并且取保候审不会增加社会风险,那么可能会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
精神病患者是否能申请取保候审需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在犯罪时精神病患者完全不能辨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后,他们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也无需申请取保候审。 然而,如果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的刑事责任能力,并且符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条件,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公正合理。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精神疾病嫌疑人,取保候审非常重要。 必须全面评估,关键是通过专业司法鉴定,确定其精神病症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 如果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就无需承担责任,可能就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在保释期间,如果嫌疑人被发现患有精神疾病,必须立即进行专业鉴定。如果病情严重到影响其审判能力,司法部门将根据情况调整措施。这可能会导致案件审理暂缓,直到其恢复后再继续进行,以确保公正和不逃避责任,只是调整处理的时间和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取保候审,取决于病情稳定性及自我控制力。根据《刑诉法》规定,对于可能判处轻刑或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的妇女,若采取取保候审无社会危险性,可适用。因此,若患者病情稳定,不威胁社会,且符合相关条件,可考虑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