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有哪些执行方式

取保候审有哪些执行方式

时间:2024.09.26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454人
律师解析:
在我国,取保候审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实施形式:即人保及财保。所谓的“人保”,即是经由保证人人为担保的方式实现,而保证人权衡系其自身所需具备之法定条件且需要作出郑重承诺,以为保密及监督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提供保障。
至于“财保”,则是通过向司法机关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以确保被取保候审之人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方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关于解除取保候审申请的处理时限,法律未明确规定,通常由办案机关根据案情决定。当确认无需继续取保候审时,机关将迅速作出解除决定并执行。此过程耗时可能数天至数周不等,具体时间......

扑克牌事件能否取保候审,取决于涉案金额、社会影响及犯罪者态度。若对社会威胁不大,可申请。但需注意,赌博在我国法律禁止,若涉及恶劣情况,如设立赌场或集体赌博,审批难度加大,......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期限届满后,需解除原取保候审措施或依法更换其他强制性约束措施。关键在于,到期日的计算起始于取保候审决定书正式生效之日。这确保了法律程序的严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李鉴春律师

河南律博律师事务所

李鉴春主任律师,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系法律专业,法学学士。曾先后在原周口市公安局法制、预审、刑侦、经侦、警察培训中心工作,担任过侦队副队长、经侦队副队长、警训中心教官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与深厚的人脉资源。2009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为河南律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专业领域:刑事辩护。详情咨询请联系电话:13781271663、18638098163

咨询该律师
  • 哺乳期老公被判刑可以取保候审吗

    1593人阅读

    哺乳期的老公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可取保候审。相关法律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较轻刑罚,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及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且取保无社会危险性,还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办结等情况,均可适用。有类似情况可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流程以维权。

  • 法院退取保金需要多久

    1100人阅读

    法院退还取保金一般需7到15个工作日,但受各地法院工作流程、案件复杂程度影响,具体时间不定。退取保金时,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需先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法院审核手续及有无违法违规情况,通过后财务部门办理退款。特殊情况如案件审理中或有争议,退款时间可能延长,申请人可咨询进展以保障权益。

  • 肇事逃逸无伤亡拘留15天可以保释

    1335人阅读

    肇事逃逸被拘留15天一般不太可能适用保释,保释多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的情况,而肇事逃逸情节严重属刑事犯罪。拘留期间家属可委托律师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若后续被判刑,满足特定条件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但与保释概念不同。能否保释需依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综合考量。

  • 过失致人死亡取保候审多久宣判下来

    1674人阅读

    取保候审到宣判无固定期限,取决于具体案件。期间历经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各阶段有不同时限,侦查阶段一般两个月,经批准可延长一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月;审判阶段一般三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再延长三个月。简单案件数月可宣判,复杂案件可能延长至一年甚至更久,最终以法院安排和案件进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