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离职工资要下个月发放合法吗

离职工资要下个月发放合法吗

时间:2024.09.05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968人
律师解析:
倘若在下个月份才履行支付本月份的薪酬义务,这属于合法行为;
然而若拖延至第二个月才予以支付,那就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薪资应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节点上予以支付,除非出现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或者由于经营困难而与员工代表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并达成共识后,方可适当延迟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下个月按时发放当月的工资,那么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无理拖欠工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清明节属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三倍加班工资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公式: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文件的规定,纳税人......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合同到期工资补偿金当天结清吗

    1784人阅读

    合同到期或劳动合约终止时,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应离职时结清。工资方面,用人单位须解除或终止合约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应得工资,经济补偿金也在此时确定数额并支付。实际操作中虽有特殊情况,但用人单位不应无故拖延,否则劳动者可投诉或仲裁维权。

  • 欠工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1040人阅读

    遇到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对仲裁裁决不满提起诉讼,一般按相关管辖规矩来。但存在特殊情况,如用人单位在外地、劳动者在本地工作且合同履行地明确在本地,有可能在原告所在地起诉,需综合多因素及证据判断。此类纠纷建议先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解决。

  • 合同到期公司续签要减工资怎么办

    1751人阅读

    公司合同续签时降低工资属于更改劳动合同内容。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合同需与劳动者协商并书面确定。未经同意以降薪让员工续签,员工有权拒绝并要求按原工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也可提起仲裁维护权益。

  •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约年终奖怎么办

    1996人阅读

    年终奖的发放由公司规章制度和与员工约定决定,若规定按在职情况按比例发放,合同到期不续约可能影响全额获取。法律上,若能证明年终奖是劳动报酬且已完成工作任务,即便不续约也应按比例获得,如与业绩关联且往年固定发放。可查看员工手册、合同,协商无果可投诉或仲裁索要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