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股权转让价格如何确定

股权转让价格如何确定

时间:2024.09.18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870人
律师解析:
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可以根据股东在出资时所确认的股权价格作为转让价格计算依据;
其次,股权转让价格可以由公司净资产总额为参照进行确定;
再次,以经过审计和评估后所得出的价格作为转让价格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此外,如果经过协商无法达成统一意见的话,拍卖或者变卖的价格也可以被视为合适的股权转让价格;
最后,也存在着其他更为细致入微的确定转让价格的方法。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认为代持股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以上条件,该......

通过代持股权协议书签订。代持股权协议书范本委托人(甲方):受托人(乙方):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住址:住址:鉴于公司设立和日后经营的需要,经甲乙双方......

隐名股东享有股东知情权。隐名股东作为实际出资人,当然享有股权毋庸置疑,但其可否依据享有的股权行使包括股东知情权在内的股东权利,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张律师律师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生学历,企业常年法律顾问部负责人,擅长企业商事诉讼/仲裁与谈判、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诉讼等。曾在国内知名法律数据库公司工作,在建设工程、软件科技、餐饮、金融等行业均有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 股权转让无效的情形不包括什么

    1146人阅读

    股权转让无效问题常涉及违法违规或严重损害国家及第三方利益等特殊情形,不包括合理合法、基于双方自主意愿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转让行动。若股权转让在各方平等、自由、公正前提下进行,遵循合法程序、严守法规,无欺骗等不良行为,通常会被认定具有法律效力。

  • 股东连带责任指什么

    1124人阅读

    股东的连带责任指在特定情形下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或其他法律责任连带清偿。如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及有限责任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要求其担责;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与自身财产独立的,也要担责。该制度旨在增强股东责任意识,保障债权人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 未到期债权是否可以转让股权给个人

    1239人阅读

    尚未到期的债权人权益和股权转移无必然直接联系。股权变更转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涉及转让双方共识、公司规章及股东优先购股权等要素。未到期债权人权益通常不直接影响股权转移,但若是公司核心资产且影响公司价值和股权估值,转让时应评估披露。总体而言,其一般不阻碍股权转让,但可能影响操作流程和定价策略。

  • 法人没有股份可以起诉股东

    1865人阅读

    法人与股东是不同法律主体,法人若认为自身合法权益被股东行为侵害,可作为原告起诉股东。法人有独立财产权和诉讼权利,起诉需有明确诉求和证据支撑。如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滥用权利损害法人利益等,法人要提供证据。若法人自身违法违规会影响起诉合法性与胜诉可能。法人应在权益受损时起诉,注意收集证据、确保程序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