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培训机构过度承诺犯罪吗

培训机构过度承诺犯罪吗

时间:2024.09.18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941人
律师解析:
依据现行刑法之规定,在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之下,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诱使受害者产生错误判断,进而作出行为人所期待的财产处分决策,从而成功骗取数额达到较大程度的公共或私人财产
此类违法行为即构成了诈骗犯罪。
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判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

诈骗15万元一般情况下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游戏诈骗怎么定罪量刑

    1553人阅读

    游戏诈骗案的法律判定和刑罚关键依据包括诈骗数额、情节严重程度及不良影响等。诈骗金额达特定标准会构成犯罪,通过虚拟网络等骗取他人财物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方面,涉案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金额巨大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 哪些是合同诈骗未遂

    1501人阅读

    合同诈骗未遂是犯罪主体策划并实施合同诈骗活动时,因意外未成功的犯罪形态。如签合同时,犯罪主体用虚构事实等手段欲非法获取对方财产,因对方警觉未得逞。此类情况虽未成功骗取财物,但本质是犯罪行为,仍视为犯罪未遂。量刑时通常参照既遂犯标准,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

  • 杭州诈骗立案标准金额是多少钱

    1333人阅读

    浙江省杭州市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公众私有财产被诈骗,造成公私财产损失超六千元属“犯罪幅度之大”,公安机关将立案,且诈骗金额越多刑事惩罚越严厉。不过需注意,电信网络诈骗作为特殊犯罪类型,其立案标准与普通诈骗案件可能存在差异。

  • 诈骗超过2年诉讼期咋办

    1686人阅读

    在我国法律中,诈骗罪作为刑事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因诈骗遭受财产损失要求民事赔偿,若诉讼时效超两年,法院一般不主动适用时效抗辩,除非被告提出。超时效需举证存在中断或中止情形,如主张权利等。具体情况需综合判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详细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