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离婚精选解答 > 离婚冷静期超过一个月再去离婚还需要冷静期吗

离婚冷静期超过一个月再去离婚还需要冷静期吗

时间:2024.07.31 标签: 婚姻家庭 离婚 阅读:1127人
律师解析:
离婚冷静期逾越一个月将自动失效。
若在离婚冷静期限届满之后的一个月之内未赴婚姻登记机构申请颁发离婚证,则被视作撤回了离婚登记申请。
因此,有离婚意愿的当事人需得再次提交离婚申请书,继而经历另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后方可成功办理离婚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否找律师由自行决定,不是必须要找的。起诉离婚根据实际情况来找律师。可以参照以下情形决定是否找律师:1、复杂的离婚案件;2、法律空白;3、有意调解离婚;4、有一定经济实力......

经双方充分协商后,就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自愿达成协议如下:一、位于_______的房产(建筑面积:平方米)是甲方婚前购买,离婚后归甲方所有,房产内全部家电、家私也归甲方......

离婚有两种方式选择,一种方式是双方协议离婚,双方协商一致去民政局办理相关离婚手续,这种情况是男女双方都同意离婚;另一种方式是去法院提起诉讼离婚,这种情况适用于一方不同意离......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胡静律师

    诉讼离婚的手续: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3、法院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播放量:1416 2023-06-06
胡梦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

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深耕婚姻家事十余年,办案近千起,在婚姻、继承、财富管理与传承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擅于将诉讼经验与各类财富管理工具相结合,多次办理标的额巨大、涉及股权分割、家族财富传承,以及涉外、涉港澳台等跨地域、跨领域的疑难复杂案件。深圳电视台《约见大律师》特邀嘉宾、央视《律师来了》主场律师、深圳卫视《辣妈学院》特邀专家。

咨询该律师
  • 离婚后双方另签的协议有效吗

    1307人阅读

    离婚后双方另签的协议通常有效,但需满足条件。若协议是双方自愿作出,真实表达想法,不触犯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通常有效,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有法律约束力。若存在欺诈、胁迫或违反公序良俗等情况,协议可能无效或可撤销,判断需具体分析,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 女方出轨可以为自己提出离婚吗

    1875人阅读

    女方出轨时,可提出离婚。按《民法典》,一方想离婚,可由有关组织调解或向法院起诉。一方有重婚、同居等重大过错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求损害赔偿。女方出轨属过错行为,男方也能提离婚。能协商则协议离婚,否则起诉由法院判决。财产分割无过错方或可多分,子女抚养依具体情况判,相关方有法律保障。

  • 全职妈妈离婚没有钱怎么打官司

    1477人阅读

    全职妈妈离婚经济困难时,可申请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解决诉讼费用问题。要收集共同财产清单、家庭开支记录等证据保障权益。处理子女抚养权纠纷时强调自身抚养优势,合理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此外,还能寻求亲友帮助或申请社会救助。有相关法律疑问可向专业人士咨询。

  • 什么情形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1830人阅读

    在某些情形下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一是侵权致他人人身权益严重受损,如造成残疾、死亡等,给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带来巨大精神痛苦;二是侵害有特定纪念意义、承载重大情感价值的物品,损害公共利益与民族情感;三是违反公德侵害隐私等人格利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赔偿旨在抚慰补偿,需结合案件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