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股东不配合怎么踢出股东

股东不配合怎么踢出股东

时间:2024.09.18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968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公司法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公司股东关系,我们无法直接阻止或排除某个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权,通常情况下,大股东仅能与其他持有较少份额的股东进行协商,并尝试就收购其所有权的事宜达成共识。在经过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标的股份进行转让的情况下,若存在多种等同条件,那么其他合法股东有权优先取得拥有该权利的机会。据我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类型的企业,符合条件的股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让他们所有或者部分的股权的。
同时,如果某位股东选择将自己持有的股权转给公司外的人士,他们必须经过剩余的其他股东超过一半人数的同意,才能实现转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认为代持股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以上条件,该......

通过代持股权协议书签订。代持股权协议书范本委托人(甲方):受托人(乙方):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住址:住址:鉴于公司设立和日后经营的需要,经甲乙双方......

隐名股东享有股东知情权。隐名股东作为实际出资人,当然享有股权毋庸置疑,但其可否依据享有的股权行使包括股东知情权在内的股东权利,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张律师律师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生学历,企业常年法律顾问部负责人,擅长企业商事诉讼/仲裁与谈判、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诉讼等。曾在国内知名法律数据库公司工作,在建设工程、软件科技、餐饮、金融等行业均有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 起诉公司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1288人阅读

    起诉公司股东时,其因多种情况承担不同责任。未按规定或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需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且损害债权人利益,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算时未履行通知公告义务致债权人受损,需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责任依行为和法律判定。

  • 债权人可否起诉公司股东提前出资

    1267人阅读

    特定场合下,债权人有权起诉公司股东提前履行出资义务。如公司到期无法偿债、股东应出资未出资,或公司有破产迹象未申请破产,债权人可要求未到出资期限的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但起诉需充分证据,且要考虑公司章程规定,此类案件判断复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仔细分析确定。

  • 股权代持人可以劳动仲裁公司吗

    1189人阅读

    股权代持人与公司通常是委托代持关联,非劳动关系。若代持人以劳动者身份主张权利,需先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符合条件可就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劳动仲裁。但劳动仲裁处理劳动纠纷,股权代持纠纷需其他法律途径。处理此类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依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谨慎判断能否劳动仲裁。

  • 侵占股东资产怎么处理

    1611人阅读

    当察觉有侵占股东资产情况时,股东可先向公司监事会或监事申请调查处理。若其未履职,股东有权以个人名义向法院起诉,诉讼时需提供充足证据证明侵占行为及资产情况。此外,该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情节严重责任人将受刑事处罚。股东应主动维权,通过合法途径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