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法定带薪病假有几天

法定带薪病假有几天

时间:2024.10.30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206人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劳动者因患病需要休养治疗而享受带薪病假的待遇,具体期限将根据他们实际参加工作的年数以及在现就职公司或组织服务的年数来确定,一般可分为三至二十四个月不等的医疗期
在此期间,劳动者享受的病假工资待遇可能会略微低于当地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仍然要确保其所得工资不低于该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雇主在一个月内未与劳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上限为11个月。若雇主未与长期劳工建立无固定期限合同,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雇主有义务保留员工名单,告知工作详情,不......

关于临时工薪酬及个税计算:临时工人如季节性劳动者,与企业签订短期或长期劳动合同后,如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规定,其薪酬可税前列支。不符合规定者,视为劳务报酬,需按劳务......

员工离职后三个月才支付薪酬是违法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要求,雇主在劳动合同终止时,应立即支付员工全部工资。已离职员工不应被拖延或拒付工资。企业应遵守法规,及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刘德云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刘德云律师,男,现为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深圳市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深圳市律师协会会员、广东省律师协会会员。 擅长:致力于研究解决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劳动纠纷、合同事务、知识产权、刑事辩护、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等) 在诉讼业务中,能够对案件争议焦点和法官审理思路有准确把握,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核心需求、尊重、理解、关怀客户,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 如遇法律问题,请联系。

咨询该律师
  • 女朋友嫌弃自己工资低怎么办

    1791人阅读

    这种状况常见,感情关系中经济因素无强制规定,工资不能单一评判个人价值。建议与女友坦诚沟通,讲清未来规划与努力方向,共同规划开销应对经济压力。若女友过度不满或提不合理要求,要坚守原则底线。沟通无果也勿焦虑,感情稳定关键在相互理解、支持与包容。

  • 没交保证金是不是佣金不结算

    1979人阅读

    没交保证金与佣金结算并无必然直接关联,关键看双方合同约定。若合同明确须交保证金才结算佣金,未交则可能不结算;若合同无此约定,仅以未交保证金拒结佣金可能构成违约。不能仅因未交保证金决定佣金结算,要综合合同条款与法律规定判断。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解决。

  • 在职员工的公积金能被强制执行

    1111人阅读

    在职员工公积金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被强制执行。职工公积金属合法财产,当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时,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其公积金账户余额,但会为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留生活必需部分。执行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司法程序,实际执行依具体案件和法院裁定确定,依法办事。

  • 准备离婚前个人工资怎么处理

    1882人阅读

    离婚前个人工资一般属个人财产,无需特别处理,若夫妻约定纳入共同财产,则离婚时按共同财产分割。分割财产会考虑工资来源、时间、数额等因素,对收入低或无收入一方可能有所倾斜以保障其生活。同时要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总之,离婚前个人工资归属依夫妻约定和法律规定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