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人阅读
启动申请执行程序时,一般要准备相关文档材料。要提交写明申请执行意愿等事项的申请书;出示生效且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原件及扫描件;申请人递交身份证明文件副本;可提供被执行人财务信息助力执行;若委托他人办理,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做好准备有助于提升执行效率,保护当事人权益。
1374人阅读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要按不同情形处理。胜诉方在判决书生效后,若对方不履行义务,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封等措施保障权益。败诉方在判决书生效前,若对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上诉期内向上级法院上诉争取改判;若判决书生效则须履行义务,否则可能面临信用受损、财产被查封等风险。
1682人阅读
我国在执行方面有执行时效规定。民事执行申请期限为二年,该执行时效适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规定。两年内若出现债权人主张权利(如发催款函)、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况,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二年;存在不可抗力等致时效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剩余时效。即便超两年,有时效中断、中止情形,执行仍有效。
1339人阅读
在考虑赔偿款是否会被冻结时需多方面要素。要明确赔偿金性质与来源,考虑父亲是否有债务纠纷等法律困境。若父亲有未清偿合法债务,赔偿款可能被冻结;但具有人身属性的赔偿款可能有法律豁免权。若赔偿款已合理分配且能证明归属,相关部分也无被冻结风险,最终结论要据法律实情和证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