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产品质量精选解答 > 个体户消防罚款标准

个体户消防罚款标准

时间:2024.09.05 标签: 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 阅读:889人
律师解析:
如若有商铺商家违背了这部法律的规定,并且存在如下行为中的任何一种,那么他们将被勒令进行必要的修正,同时处以五千元到五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罚款:
首先是在火灾预防方面,商户们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对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设置,同时保证这些设备能够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
其次是针对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严禁对其进行损坏、破坏、挪用以及未经许可的拆卸或停用。
第三点是商户们需要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无阻,同时避免任何可能阻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发生。
再者就是要不得埋没、挤压、圈围、遮蔽甚至占用它们。
最后便是保护消防车通道的顺畅,禁止任何形式的阻塞或者阻碍消防车辆通行的行为。
然而,一个商铺要想达到消防安全合格的标准,就必须具备基本的灭火器材,例如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标识等等。
对于那些原建筑中已有的消火栓或者报警喷淋等设施,绝对不可进行遮盖、拆除或者损坏,而需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有效的状态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十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对火灾隐患经消防救援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个人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六项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国内使用高仿机不存在违法情形,使用者不存在违法情况,只有制造这种的厂家可能会涉及商标侵权以及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

1.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2.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

1、产品质量责任是指因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产品适用、安全和其它特性的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后,由产品的生产者和经销者所承担的民事责任。2。不......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薛扬律师

天津吉万业律师事务所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硕士毕业,国家二级播音员主持人,从业10余年,法学扎实,经验丰富,拥有德国风格的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思维缜密、忠实可靠的职业素质和操守。办理大量的重大疑难复杂的民刑案件,受到当事人及法律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众多民事案件中维护了当事人的最大合法权益,多次刑事案件中为当事人进行精彩的辩护,使其获得相应的减刑缓刑乃至无罪释放。 交通事故苦痛,劳动争议不公,刑事案件有冤讼,吾还青天碧空。婚姻继承烦恼,经济房产纠纷,公司法务做顾问,余代诸公解困。

立即咨询
  • 私自处理他人物品怎么处罚

    1608人阅读

    私自处理他人物品会引发多种法律后果。在民事领域属侵犯财产权行为,所有者可要求归还物品,物品灭失或损坏可要求赔偿损失,包括实际价值及间接损失等。若物品价值高或情节严重,可能触犯侵占罪,即非法占有代管财物等且数额较大、拒不交还,构成此罪将受刑事处罚,如判有期、拘役并处罚金等。

  • 产品责任属于什么责任

    1747人阅读

    产品责任属侵权责任,生产者负严格责任,不论主观有无过错,产品有缺陷致害就得赔偿,以保护消费者。销售者负过错责任,无过错可免责。赔偿范围含人身和财产损害。实践中确定产品责任复杂,要考虑产品缺陷认定、因果关系证明等。有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 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怎么处理好

    1542人阅读

    当购买商品未达约定标准,要先查看合同条款,尤其是质量标准、检验期和违约责任条款。在检验期内发现问题应通知出售方并保留证据。可先协商解决,如更换、修复、降价或解除合同等。若协商不成,按合同争议解决渠道处理。维权要重视证据并遵守时效规定。

  • 发货质量有问题怎么解决

    1227人阅读

    发现商品发货有质量问题,要保存如货品照片、合同、通信记录等证据。依据《民法典》,可追究卖方违约责任,按合同质量标准执行。可先与卖方友好协商,提更换货物等合理要求;协商不成找消协调解;调解无果则向法院起诉维权,期间要注意诉讼时效,保障自身胜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