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清明是法定假日么

清明是法定假日么

时间:2024.10.04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971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之一。
在此期间,劳动者将享受到为期一日的休假权利。
若恰逢周末,那么在结合周六与周日两天假期后,劳动者将拥有总共长达三天的休息时间。
然而,如果雇主在清明节当天仍然强迫劳动者进行劳动,对于这种情况,雇主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平常三倍的薪资作为补偿。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根据相关规定,中国公民在以下日期享有法定节日假期: (一)新年,享有1天的带薪假期(时间为每年的); (二)春节期间,能够享受连续3天的带薪休息日(具体为农历年的正月初一......

法规规定每年有11个法定节假日,在此期间,员工如果选择加班,那么公司需向其支付三倍工资作为报酬;若是在休息天加班的话,公司则应支付双倍工资,以示对此的公司也需要支付相当于......

在某些情况下,各地及各企业的相关规定可能会有所区别。 总体而言,我们按照如下标准进行操作: 1.对于病假的期限较短(即在两个月以内),我们将按照您全额的工资和津贴进行发放......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曾胜权律师

上海明伦(苏州)律师事务所

曾胜权律师,上海明伦(苏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本科毕业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具有10年以上的法律工作经验,专业擅长刑事辩护,离婚诉讼纠纷,民事经济纠纷等方向。秉承“敬业、敬心、敬责”的服务理念,处理无数起不同类型的案件;执业以来,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奋斗的目标,把官司胜诉率作为对当事人信任的回报!

咨询该律师
  • 工资欠条到期了对方不怎么办

    1362人阅读

    工资欠条到期对方未还款,可先友好协商并留存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协商无果可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交工资欠条等证据,请求判决对方偿还欠款及逾期利息。诉讼期间要注意三年诉讼时效,从约定还款期限截止日起算,超时效对方可能抗辩。还可申请财产保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企业法人被抓工资怎么办

    1054人阅读

    企业法人被抓时,员工工资处理分三种情况。若企业正常运营,应按劳动合同和支付周期按时发工资;若企业经营困难无法按时发放,员工可协商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若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员工工资属优先受偿债权,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支付,员工要及时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 工资卡可以换成家人的吗

    1155人阅读

    在中国,原则上工资卡不能直接换成家人的。工资卡基于雇佣关系为特定员工开设,银行账户实名登记需与员工身份信息相符,以保障资金往来合法及员工权益。将工资发至他人账户会引发法律风险与管理混乱,如税务、社保问题,甚至涉嫌逃避监管。特殊情况如员工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要经合法程序办理,并非简单换卡。

  • 拖欠个人工资一万以上怎么办

    1537人阅读

    遭遇拖欠个人工资达一万元及以上,首先要明确劳动关系,可用劳动合同等作为证据。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发工资,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其有权责令限期支付,逾期未付需加付赔偿金。也能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结果不满15天内可起诉。过程中要保存好工资条等相关证据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