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寻衅滋事证据谁提供

寻衅滋事证据谁提供

时间:2024.03.09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1413人
律师解析:
在处理寻衅滋事案件时,我们需准备各类证据,包括实物证据、证人陈述以及影像音频资料等。
这些证据均将由公诉方进行收集。
与此同时,我们将证据分为主体证据和客体证据两大类。
其中,主体证据通常涉及到犯罪者年龄是否满16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信息。
若其满足条件,但存在精神疾病情况,则另当别论。
至于客体证据,它能直观地反映出该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包括对公共秩序及他人所受到的具体影响。
这两者因案而异,会呈现不同形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送货单后补数量法院怎么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评估事后补签的收货单有效性时,会综合考虑补签动机、证据链完整性、当事人陈述的合理性、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案件特殊情况等因素。法官需确保书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通过庭审质询和严格核实,最终决定是否采纳该收货单作为判决依据。若收货单不足以证明交付事实或有重大疑点,法官可能不予采纳或仅部分采纳。

    浏览量:1046 2024-07-10
  • 5万的车4万的维修费法院怎么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需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在车祸车辆维修费用争议案件中,若原告能提供修缮发票等证据证明费用为四万元,且被告无有效反驳,法院可能支持原告诉求。反之,若被告能提供证据显示费用过高或不合理,如专业评估报告,法院可能会调整赔偿金额。法院将综合双方证据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

    浏览量:1108 2024-07-10
  • 法院对有疑点的案件怎么判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依法裁判的原则。在处理疑点案件时,法院通过详尽调查和举证质证,力求揭示事实真相,并依据现有证据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若某些疑点未完全解决,法院将综合评估其影响,谨慎裁决。

    浏览量:1145 2024-07-10
  • 聊天记录属于什么证据类型

    1949人阅读

    随着通讯软件与通信方式的普及,聊天记录已成为新型“证据”。在我国,聊天记录被视为间接证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证据类别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视听资料如聊天记录,可为审理提供重要信息,但需严格审查和核实。确认证据真实性是严谨过程,需审慎调查。

  • 证人证言不出庭作证的证言有效吗

    1594人阅读

    证人未出庭作证,其证言的法律效力取决于不出庭的原因。如证人有正当理由,其证言仍有效。法院可要求证人出庭,若证人因合理原因无法出席并获法庭许可,可递交书面证言。若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拒绝提供证言,其证言将被视为未经证实,影响力下降。但特殊情况下,如为保障证人安全等,即使证人未出庭,其证言仍可能有效。

  • 民事诉讼法院会主动调查取证吗

    1697人阅读

    在民商事纠纷中,法院一般不会主动调查取证,除非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或处理程序性问题如追加当事人、中止/终结诉讼、回避等,且这些事项与实体经济争议无直接关联。当事人必须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否则承担相应风险和后果。

  •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是怎样的

    1232人阅读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包括启动、法庭初步审查、控方证明证据合法性、双方质证和法庭处理等环节。对于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供述,或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获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均应依法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