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股权变更有未分配利润要交个税吗

股权变更有未分配利润要交个税吗

时间:2024.10.18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862人
律师解析: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及后续事项处理得当,只要股权转让协议得到完满执行与股权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得以顺利完成后,并且相关收益已经成功实现的情况下,转让方所获得的股权转让收入符合法律规定,需按照有关规定全额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第三条
股权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四条
、第五条
的规定:
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方为纳税人,以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认为代持股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以上条件,该......

通过代持股权协议书签订。代持股权协议书范本委托人(甲方):受托人(乙方):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住址:住址:鉴于公司设立和日后经营的需要,经甲乙双方......

隐名股东享有股东知情权。隐名股东作为实际出资人,当然享有股权毋庸置疑,但其可否依据享有的股权行使包括股东知情权在内的股东权利,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张律师律师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

北京法沃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生学历,企业常年法律顾问部负责人,擅长企业商事诉讼/仲裁与谈判、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诉讼等。曾在国内知名法律数据库公司工作,在建设工程、软件科技、餐饮、金融等行业均有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公司绝对控股是多少

    1795人阅读

    通常认为持有公司50%以上股份为绝对控股,但实际依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等综合判定,有时需超66.67%股份才行。公司法等虽规定50%以上股份在公司决策有较大话语权,但不同法律体系、公司章程有特殊要求。不能简单以50%以上定绝对控股,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 合伙开公司股权怎么分配比较好

    1332人阅读

    合伙开公司进行股权分配,需综合考虑出资比例、贡献大小及能力差异等因素。出资相近可按出资比例分配;对技术或市场贡献大的可适当给予股权激励,如技术入股占10%-20%。还应设股权池预留股权。要避免股权过度分散或集中,前者致决策低效,后者易使大股东独断。股权分配要兼顾各方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协商后写入章程。

  • 股东代表诉讼的条件是什么

    1504人阅读

    股东代表诉讼需符合严苛条件。一是公司合法权益遭非法侵犯且公司未有效维权;二是原告须有资格地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特定股东才行;三是股东应先书面请求监事机构或监事、董事会等起诉,被拒、30日无行动或情况紧急时股东才能以自己名义起诉,其目的是保护公司整体利益且要遵循规定条件和程序。

  •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是什么

    1688人阅读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对象主要有公司内部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违规致公司受损者)以及公司外部侵权致公司受损的行为人。同时,股东发起代表诉讼前一般要遵循特定前置程序,特殊情形如紧急情况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