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非法狩猎罪司法解释

非法狩猎罪司法解释

时间:2024.09.16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823人
律师解析:
非法狩猎罪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犯罪客体:非法狩猎罪侵犯的是国家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指除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野生动物以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犯罪主观方面:出于故意,即明知是非法狩猎行为而故意实施。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处罚:根据非法狩猎的情节严重程度,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可能会处以更重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集资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单位犯集资诈骗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直接故意......

不是诈骗罪。开设赌场罪是指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开设赌场、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开设赌场的主要方式有:一是以营利为目的,以行为人为中心,在行为人支配下设立、承包、租赁专门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李少江律师

甘肃青木律师事务所

律师优势:“劳动纠纷,工伤赔偿,债权债务,婚姻家事”等法律案件,尤其擅长以上类型问题的解决,专业靠谱、认真负责,建议可以咨询律师。

咨询该律师
  • 赌博罪一定要有主犯吗

    1318人阅读

    赌博罪不一定存在主犯。多人参与赌博犯罪行为且作用相近难分主从犯时可不认定主犯;若存在组织、策划、指挥赌博活动等起主要作用之人则有主犯。从犯与主犯相对,无主犯时,其他参与赌博犯罪者可依据自身行为和情节以赌博罪定罪处罚,不必依赖主犯认定。

  • 赌博罪怎么认定情节严重程度

    1383人阅读

    判定赌博罪情节严重程度需多方面深入分析评估。关键要素包括:涉案赌资总额达法定重大界限;参与赌博人数多;组织赌博规模(场所面积、频率、时长等);抽头渔利金额,尤其是高额抽头;导致参赌人员家庭破裂等恶劣影响;曾受处罚仍继续赌博等,要综合这些因素全面评估。

  • 被关四个月属于犯罪吗

    1946人阅读

    仅依据被关押四个月这一信息,难以直接判断是否犯罪。被关押存在多种情形,按法定刑事程序被刑拘、逮捕后关押四个月,是否犯罪取决于法院最终判决,有罪即犯罪,无罪则不构成。此外,还可能存在错关、行政拘留等特殊情况。判断是否犯罪不能仅看关押时长,要综合案件实际和法律程序等多方面因素。

  • 非吸案件要退工资吗

    1732人阅读

    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涉案人员工资是否退还需视具体情形。若能证明工资源于违法所得,一般要退还,关键看工资与犯罪行为有无直接关联、是否源于犯罪所得。若属正常劳动报酬且与犯罪无直接联系,或许无需退还。判断时要综合工资构成、发放方式及与犯罪关联程度等,结合证据和实际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