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员工被公司劝退,属于用人单位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继续
履行合同,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违法解除的
赔偿。如果
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提起劳动
仲裁维权。
员工被劝退的
工资计算
被劝退离职,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和
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迫使劳动者提出
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
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
赔偿金的情形
1.以
暴力、威胁或者非法
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
强迫劳动的;
2.未按照
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
劳动条件的;
3.克扣或者无故
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5.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从
劳动部门的官网投诉入口进行投诉;
2.直接拨打相关劳动部门的投诉电话,或者拨打市民热线进行投诉;
3.携带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主体
管辖范围内的劳动部门窗口进行岩山陆投诉,交由相关人员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向仲裁委
申请仲裁流程
1.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
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
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
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
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
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
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
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
法院起诉;期满不
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