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行政行为的主体

行政行为的主体

时间:2024.09.10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998人
律师解析:
行政行为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的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才可以出结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的行政诉讼案件一般需要四......

行政诉讼的诉效时效一般是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如果申请了行政复议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是6个月,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案件到哪一步拘留最快

    1867人阅读

    行政事务处理中,对特定对象采取拘留措施,通常要经缜密调查搜证,行政机构判定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后作出。当场行政处罚如对个人不超二百元罚款或警告、对法人等不超三千元罚款或警告时,也可能立即拘留。多数情况行政机构会遵循完备调查程序,依法规作决定,且不同行政案件程序和时间要求有差异。

  • 警察怎么证明你获利了

    1688人阅读

    在司法程序中,警方确认某人非法利益需多元证明手法。常见证据有书面证据如交易记录等,实物证据如赃款等,证人证言如交易另一方或知情者陈述,电子数据如网络交易记录等。还会通过侦查手段收集证据,金融案件会借助专业机构和专家调查。证据要构成完整印证链条,证实非法收益及数额。

  • 行政案件扣押期限30天怎么算

    1180人阅读

    行政事务扣押对象的被扣押期限共30天,自实施扣押行动当日起按自然日计算,含法定节假日,如1月1日扣押则1月30日到期。检测、检验等工作时间不计入。特殊复杂情况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延长不超30天,需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原因。设定此期限旨在维护行政相对人权益,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

  • 行政案件证据保全期限怎么算

    1736人阅读

    行政案件中的证据保全时间长度受特定情形和法律规范制约。一般原则下,证据保全是为防止证据遗失或未来难以获取。而在实际操作时,保全期限设定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包括案件复杂性、证据特性以及后续调查和审理的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