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多少钱以上就是诈骗

多少钱以上就是诈骗

时间:2024.10.07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977人
律师解析:
行为人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就是诈骗,对诈骗的数额没有要求。如果要认定为诈骗罪的,要求数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犯诈骗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国际案件报警方式如下:如果是民事纠纷的话,根据本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向法院起诉;如果是涉嫌刑事犯罪的话则向案发地公安报警。或登陆公安部网络安全监察举报网站举报,也可以到......

行为人犯诈骗罪的,受到的处罚如下: 1.如果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诈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1.主体是一般主体;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4.在客观方面上则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顾梓尧律师

辽宁大东律师事务所

顾梓尧律师,现于辽宁大东律师事务所任专职律师,担任多家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法律顾问,曾办理过上亿标的案件,擅长的业务领域为刑事辩护、追债和保理综合法律实务、民商事综合法律实务、劳动法律顾问及劳动争议、行政综合法律实务、婚姻家事及继承实务等。顾梓尧律师秉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理念,坚持严谨、求证、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恪守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咨询该律师
  • 诈骗五十多万判多少年缓刑

    1121人阅读

    诈骗五十多万属数额特别巨大,依刑法,此类罪犯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因诈骗五十多万量刑超缓刑适用刑期,通常不能判缓刑。不过,若有减轻情节使量刑降至三年以下且符合其他条件,理论上有适用缓刑可能,需综合判断。

  • 公安机关可以判定诈骗罪吗

    1714人阅读

    公安部门在刑事案件侦办中承担重要侦查职能,对于可能涉及诈骗的案件有权侦查。侦查时要依据证据和法律条文详细调查分析并初步判断,不过诈骗罪名最终由法院裁定。期间公安投入精力搜集各类证据,证据充分且符合诈骗罪构成要素的案件可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再由检察院公诉、法院判决。

  • 公安机关立案诈骗案标准是什么

    1146人阅读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安机关对涉嫌诈骗案件立案标准一般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不过,各省级行政区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能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金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实际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

  • 公安机关认定诈骗后,欠钱未还怎么办

    1073人阅读

    公检法机关将事件定案为诈骗罪行时,受害者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让嫌疑人还款。刑事诉讼阶段受害者有此权益,刑事判决生效后未完全追回欠款也可另行民事诉讼。受害者要保存借贷合同、支付凭证、通讯记录等证据证实债务关系,还要关注案件动向,与公检法保持联系掌握追赃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