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行政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在几日内举行听证

行政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在几日内举行听证

时间:2024.03.03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980人
律师解析:
行政机关收到听证申请后,一般在二十日内举行听证。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的行政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才可以出结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的行政诉讼案件一般需要四......

行政诉讼的诉效时效一般是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如果申请了行政复议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是6个月,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私下和解后是否可以不追究行政责任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私自和解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影响行政责任追究,但不能消除责任。违法行为及其相关法律是关键。如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或违反硬性规定,即便和解,行政部门仍可追责。涉及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保护公共利益是首要任务,和解不代表免于法律追究。

    浏览量:947 2024-08-13
  • 行政诉讼时效过了如何补救案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行政诉讼时效过期,补救难度较大,但仍有解决途径。关键在于不可抗力或非个人因素导致时效延误,这部分时间不计入期限。此外,若能证明行政机关未告知起诉期限,起诉期限从了解或应了解之时起算,但最长不得超过知悉行政行为一年内。

    浏览量:812 2024-08-13
  • 随时打官司的借条有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三个核心要素: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真实性以及是否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对于“随时可提起诉讼的借据”,其效力需验证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借据是否反映真实意愿,且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借据即有效;否则可能无效。

    浏览量:1194 2024-07-23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可以合并审理吗

    1322人阅读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认为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民事诉讼则是因民事权益或经济利益冲突而提起的诉讼。两者可合并处理,但需一方判决依赖另一方结果时,不可同时审理。若涉及行政许可证、登记、征收令等行政诉讼事务,当事人可请求同一法庭合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法院可酌情考虑。

  • 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收取费用吗

    1303人阅读

    确实,行政机构在收到公民或法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应免费提供所需数据。但如申请人频繁或大量申请,行政机构在提供证据并经审批后,可适当收取信息处理费。具体收费模式由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及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承担部门共同制定。

  • 怎么提前行政诉讼

    1114人阅读

    提起行政诉讼,应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明确符合法律规定的被告,准备起诉状并按被告数提供副本。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五日内送达被告,被告有十五天时间提交答辩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 行政诉讼可以附带审查的吗

    1905人阅读

    当然,审查是允许的。在行政诉讼中,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申请审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是行政行为利益相关者,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二,审查申请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但有合理解释的,也可在法庭调查时提出;三,法院有权主动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