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非法行医罪的概念

非法行医罪的概念

时间:2024.10.14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860人
律师解析: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非法行医罪的相关概念包括: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犯该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最新使用假币罪的判刑标准:法院会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

行为人犯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

缓刑期过了不属于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因前罪判处的有期徒刑并未执行,不具备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徐清岑律师

上海愿景律师事务所

  上海愿景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华东政法大学毕业,12年律师执业经验,经手近千件案件,是律所合伙人级别的律师,所经手的案件不论胜诉与否,均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执行案件帮助当事人追回资产,当事人多次赠送锦旗。在民商事领域内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法院开庭后判拘役是立即执行吗

    1733人阅读

    法院开庭审判后判处拘役并非立刻执行。拘役是暂时剥夺犯罪人短时间自由并让其在附近劳动改造。若罪犯符合缓刑条件,如犯罪情节不严重、有悔悟表现、无再犯危险等,可能宣告缓刑,考验期内不用执行拘役刑罚;若不符合则在判决生效后交付执行,具体执行时间按司法程序和要求定,要结合案件具体判断。

  • 判刑十年可以假释吗

    1164人阅读

    判刑十年在满足条件时可申请假释。假释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服刑一段时间后,若严格遵守监规、积极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且无社会危害,司法机关会有条件提前释放。有期徒刑需执行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要执行十年以上。但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判十年以上等特定罪犯不能申请假释。

  • 判实刑五年实际坐牢多久可以出来

    1792人阅读

    判实刑五年,实际坐牢时长视具体情形而定。服刑中若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改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获减刑,但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原判一半,即至少坐两年半牢。不过,减刑程序和标准严格。若服刑期间犯新罪或有漏罪,会影响减刑,甚至使坐牢时间接近五年,所以罪犯应好好表现争取减刑。

  • 现在少年年犯是怎么判刑的

    1343人阅读

    在我国法律中,少年犯指十四至十八周岁犯罪人员,判刑须从轻或减轻处罚。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及少年犯认罪悔罪态度等。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犯仅对八种罪行担责,已满十六周岁对所有犯罪负责但量刑会考虑年龄。诉讼中会用特殊程序保障其合法权益,体现法律公正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