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订立精选解答 > 电子合同是书面的形式吗

电子合同是书面的形式吗

时间:2024.10.08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订立 阅读:1302人
律师解析:
订立电子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但还需满足一定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且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一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设立反担保合同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反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设立反担保合同应该包括抵押合同、质......

一、没有书面约定定金的内容;二、没有实际给付定金;三、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四、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

可以从概念上进行区分:要约是当事人自己主动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的目的。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签了加盟合同不想加盟了可以退吗

    郝玉鑫律师

    能退,加盟合同或特许经营关系不同于般的合同关系,根据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所以签了加盟合同是可以退出的。

    播放量:743 2023-01-29
  • 什么是先合同义务

    任大文律师

    所谓先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合同成立之前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和承担的法律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先合同义务的种类和形式有:诚信缔约义务、告知、协助、保护、保密等。

    播放量:648 2022-06-09
  • 表见代理是有权代理吗

    任大文律师

    表见代理属于无权代理。法律规定表见代理的情况虽然也是无权代理,但是这种情况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与第48条的规定中的狭义的无权代理不同,其根本区别是:是否存在有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本无代理权的行为人有代理权的客观事实。

    播放量:992 2022-06-09
宋卓彬律师

浙江易盛扬律师事务所

宋卓彬,国家法官学院深造,浙江易盛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人、终身荣誉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协会法律顾问客座教授,中国商业经济联合会企业法律顾问领域特约研究员。具有近10年的法律服务从业经验。宋卓彬律师携律师团队在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婚姻继承、房地产纠纷、群体性案件、企业法律顾问等拥有丰富的经验,率团队完成多宗复杂、重大、疑难的诉讼案件,并取得卓越的成绩。

咨询该律师
  • 娱乐主播签约合同如何解约

    1943人阅读

    娱乐主播解约需依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合同明确解约条件程序的,按约办理并提前通知,可能涉及违约金;未明确的,可依相关法律,以对方根本违约(如侵犯权益、未付报酬)为由解约。过程中要保留证据,避免自身违约,能协商最好,协商不成可诉讼或仲裁,具体处理依合同与实际情况判断。

  • 签了合同未履行服务如何解决

    1647人阅读

    针对相关问题,要详细分析对比合同附件及法律框架。先明确未履行服务的原因,若是一方疏忽或故意违约,受害方有权依合同要求其担责,违约责任形式多样。应先书面提醒违约方履约并留存证据,若其仍无视,可洽谈或行政调解解决,同时要关注诉讼时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买车签订了合同之后不想要了,怎么办

    1814人阅读

    在当前状况下,首先要审阅汽车购置合约条款,重点看合同解除规定。若合约有解除条件且满足,可申请终止;若无则单方解除可能违约,需支付违约金,未明确金额时对方可能主张实际损失。建议先与卖方友好协商,阐述理由争取和解;协商无果对方坚持追责,可考虑法律途径,但要谨慎权衡诉讼成本与风险。

  • 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怎么办

    1335人阅读

    合同一方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可行使合法权益。非违约方先书面催促违约方履行,保存证据。若违约方仍未履约,非违约方可要求其担责,如支付违约金等。合约有争议处理条款的,可据此仲裁或诉讼,诉讼时要提供对方违约及自身受损证据,还可依民法典请求判决继续履行等,非违约方应依法维权。